文章解析

yǐn
jià
xíng
·
·
méi
shāo
qióng
zhàn

朝代:宋作者:晁补之浏览量:3
méi
shāo
qióng
zhàn
dōng
jūn
kāi
táo
tòng
nián
nián
hǎo
fēng
jǐng
shì
duì
huā
chuí
lèi
yuán
jiù
shǎng
chù
yōu
róu
tiáo
dòng
fāng
hèn
xīn
shì
chūn
lái
jiān
nián
shí
luó
mèi
yīng
táo
hóng
wèi
chā
biān
míng
yòu
jiàn
shì
yīng
táo
cháng
xīn
rěn
jiù
yóu
chóng
biàn
便
yún
shōu
xiē
píng
chén
zān
zhé
mán
zhuī
méi
píng
shuí
xiàng
shuō
zhǐ
yàn
yàn
de

译文

梅树梢头,洁白的梅花绽放,春神依次让桃李盛开。痛心于年年、面对这美好的风景,却在无事之时对着花朵默默流泪。园子里。往日曾观赏之处、清幽的花朵、柔软的枝条,都一一牵动着美好的情意。心中满是遗憾。春天已至,却与心中所念之人被阻隔,回忆往昔、曾与那人携手相伴。曾经有过美好的嬉戏。樱桃鲜红圆润,为她插在鬓边,显得格外明丽动人。不知不觉间。又到了樱桃尝鲜的时节,怎忍心再次回忆往日的同游之景。真没想到。曾经的美好如同云收雨歇般消逝,就像玉瓶沉入水中、玉簪折断一样,一切都无法挽回。只能徒然地追悔,又能向谁诉说呢,只能怀着愁闷的心情,百无聊赖地度过时光。

逐句剖析

"梅梢琼绽":梅树梢头,洁白的梅花绽放,

"东君次第开桃李":春神依次让桃李盛开。

# 次第:依次。

"痛年年、":痛心于年年、

"好风景":面对这美好的风景,

"无事对花垂泪":却在无事之时对着花朵默默流泪。

"园里":园子里。

"旧赏处、":往日曾观赏之处、

"幽葩柔条":清幽的花朵、柔软的枝条,

"一一动芳意":都一一牵动着美好的情意。

"恨心事":心中满是遗憾。

"春来间阻":春天已至,却与心中所念之人被阻隔,

"忆年时、":回忆往昔、

"把罗袂":曾与那人携手相伴。

# 把罗袂:执手话别。袂,衣袖。

"雅戏":曾经有过美好的嬉戏。

"樱桃红颗":樱桃鲜红圆润,

"为插边明丽":为她插在鬓边,显得格外明丽动人。

"又渐是":不知不觉间。

"樱桃尝新":又到了樱桃尝鲜的时节,

"忍把旧游重记":怎忍心再次回忆往日的同游之景。

"何意":真没想到。

"便云收雨歇":曾经的美好如同云收雨歇般消逝,

"瓶沉簪折雨无计":就像玉瓶沉入水中、玉簪折断一样,一切都无法挽回。

"谩追梅":只能徒然地追悔,

"凭谁向说":又能向谁诉说呢,

"只厌厌地":只能怀着愁闷的心情,百无聊赖地度过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引驾行・梅梢琼绽》是北宋晁补之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为伤春怀旧之作,主题围绕恋人惜别后难以重聚的愁绪。上片描绘春日美景,以乐景衬哀情,写词人面对好景却垂泪,回忆往昔园中与恋人共赏之景;下片追忆与恋人的嬉戏,如以樱桃插鬓的美好画面,又写如今旧游难再,美好消逝如“云收雨歇”“瓶沈簪折”,只能徒然追悔,无人诉说。运用了触景生情,借春日景色引发内心愁绪;对比,将往昔美好与如今的无奈作比。此词情感真挚细腻,以景与情的交织,生动展现了恋人别后的相思与遗憾,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体现了晁补之在词创作上的情感表达与艺术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

晁补之(1053~1110),北宋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元丰进士,曾任礼部郎中、国史编修官、知河中府等职。晁补之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其散文流畅,论政、论史之作,比较注重“事功”,主张以武力收复幽蓟十六州。诗尤以乐府与古体见长,骨力道劲,辞格俊逸。词的风格与苏东坡的词相近。写景、咏花、赠和、悼亡之外,多写贬谪生涯和田园风光,不作绮艳语。代表作品有《新城游北山记》《拱翠堂记》《摸鱼儿》等。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梅梢琼绽,东君次第开桃李。痛年年、好风景,无事对花垂泪。园里。旧赏处、幽葩柔条,一一动芳意。恨心事。春来间阻,忆年时、把罗袂。”起笔描绘出一幅春日美景,梅花绽放,桃李次第开放。然而,词人却在这美好的景色中伤心垂泪。“痛年年”三字,直抒胸臆,点明年年面对美景却心怀痛苦。接着写园中的旧赏之处,清幽的花朵、柔软的枝条,本应让人愉悦,却触动了词人的愁绪。“恨心事”转折,点明是春天的阻隔,让词人回忆起往昔与恋人携手的时光,“把罗袂”形象地展现出曾经与恋人相伴的画面,为下片进一步追忆美好做铺垫。下片“雅戏。樱桃红颗,为插边明丽。又渐是。樱桃尝新,忍把旧游重记。何意。便云收雨歇,瓶沈簪折两无计。谩追悔。凭谁向说,只厌厌地。”“雅戏”二字开启回忆,追忆与恋人之间美好的嬉戏,如将鲜红的樱桃插在恋人鬓边,使其更加明丽动人。“又渐是”点明时间流逝,又到了樱桃尝新之时,可此时却不忍回忆往昔同游之景。“何意”笔锋一转,感慨曾经的美好如同云收雨歇般消逝,如同玉瓶沉入水中、玉簪折断一样,一切都无法挽回。最后“谩追悔。凭谁向说,只厌厌地”,写出词人徒然追悔,却无人诉说,只能怀着愁闷的心情度日,将无奈与痛苦之情推向高潮。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道宁《颂古十六首其一》

下一篇:宋·史尧弼《静心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