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án
shí
shàng
zhǒng

朝代:宋作者:杨万里浏览量:3
jìng
zhí
qiáo
wēi
miǎn
yuǎn
shān
fēng
wài
dàn
mài
biān
宿
cǎo
chūn
fēng
yòu
xīn
qiān
suì
huā
hán
shí
jìn
jié
zhǐ
chóu

译文

小路可真是细长!高桥不用倚扶吗?远处山上的枫叶朦胧色淡,麦田边的小屋显得很孤独。宿野草一夜间又随风生长出来,刚过一年的小路就消失了。清明后梨花会绽放,到这个季节诗人很思念对方。

逐句剖析

"迳直夫何细":小路可真是细长!

# 迳:同“径”,小路。

"桥危可免扶":高桥不用倚扶吗?

"远山枫外淡":远处山上的枫叶朦胧色淡,

"破屋麦边孤":麦田边的小屋显得很孤独。

"宿草春风又":宿野草一夜间又随风生长出来,

# 宿草:指墓地上隔年的草。

"新阡去岁无":刚过一年的小路就消失了。

# 阡:为通向新坟的小路。

"梨花自寒食":清明后梨花会绽放,

"时节只愁予":到这个季节诗人很思念对方。

# 愁予:使我发愁。予:一作余。,时节:季节、节令。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寒食上冢》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四句描绘了诗人寒食节上冢途中的风景,以迳“细”、桥“危”、枫“淡”、屋“孤”等景象,衬托出自身的孤独寂寞;后四句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借宿草返青、新添坟茔以及梨花将放的景象,表达了自己的忧愁,抒发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整首诗语言浅近自然,不事雕琢,却将真挚的情感蕴含其中,以平淡之笔勾勒出深沉的情思,颇具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诗,也是一首怀人题材的诗。描绘了寒食节上冢途中的荒凉景象,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面对时光流逝、新坟又添的忧愁与感慨。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写“迳直”“桥危”“远山”“破屋”等乡村景象,将自己在寒食节上冢途中的复杂情绪,如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等,融入其中,情景交融。自然环境描写:“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对乡村景物进行细致描绘,通过对道路和小桥的描写,展现乡村路途的特点;“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勾勒出乡村的自然风貌与房屋的孤寂之态,使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乡村景象。

3. 分段赏析

《寒食上冢》首联“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以问句起笔,“迳直”“桥危”生动地写出上冢途中道路狭窄、桥梁危险的状况,暗含诗人行路时的小心谨慎。颔联“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描绘了远处山峦在枫树外显得淡远,麦田边有孤零零的破屋的景象,通过远近结合的描写手法,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颈联“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感慨时光流逝,春风又绿,新的墓道去年还没有,突出岁月的变迁。尾联“梨花自寒食,时节只愁予”,写梨花在寒食节开放,随着节日推进,诗人心中只剩下愁绪,借梨花抒发内心的忧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郑刚中《天寒》

下一篇:宋·王安石《花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