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花能白又能红":这种花可以说是白色,也可以说是红色,
"晚节犹能爱此工":到了晚年尤其是喜爱这种菊花。
# 爱:喜欢。,犹:尤其。一作“由”。,晚节:晚年。
"宁可抱香枝上老":他宁可在枝头老去,
"不随黄叶舞秋风":也不随着落叶在秋风中飞舞飘落。
# 黄叶:落叶。
宋代作家
朱淑真(?~?),宋代作家。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今安徽歙县)。出身仕宦家庭,幼聪慧,喜读书,文章幽艳,擅长丹青,通晓音律。相传因婚嫁不满,抑郁而终。朱淑真的诗作造语婉丽流畅,自然清新,形象鲜明生动,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其词意境凄凉,哀婉动人,擅长运用白描手法准确刻画人物的神态。主要作品有《愁怀》《诉愁》《旧愁》《生查子》等。著有《断肠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咏物诗先以叙事绘菊花形貌,色彩明艳、风姿动人;后笔锋一转,借菊花“抱香枝老、不随黄叶”之态,赞其傲霜气节。诗人托物言志,借花喻己,尽显坚守初心、不媚世俗的人格之美。
2. 写作手法
对比:诗中通过“土花”与“黄叶”的对比,突出了土花(菊花)的独特品格。黄叶在秋风中飘零,象征着那些没有坚定信念、随波逐流的人;而土花则选择坚守在枝头,即使老去也不愿与黄叶同舞,这种鲜明的对比使得土花的形象更加高大、更加令人敬佩。对比衬托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先绘其形神,通过“能白又能红”的斑斓色彩展现菊花生命力之蓬勃,借“晚节”暗喻其于秋寒中独放的高洁风骨,为后文品格升华蓄势;后两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则陡然转笔,以“抱香老枝”与“随风黄叶”的强烈对比,将菊花坚守自我、不媚世俗的品格推向极致,托物言志间尽显诗人宁折不弯的傲骨与对理想矢志不渝的追求,在短短二十八字中完成了从自然意象到精神图腾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