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áng
huā

朝代:宋作者:朱淑真浏览量:3
huā
néng
bái
yòu
néng
hóng
wǎn
jié
yóu
néng
ài
gōng
nìng
bào
xiāng
zhī
shàng
lǎo
suí
huáng
qiū
fēng

译文

这种花可以说是白色,也可以说是红色,到了晚年尤其是喜爱这种菊花。他宁可在枝头老去,也不随着落叶在秋风中飞舞飘落。

逐句剖析

"土花能白又能红":这种花可以说是白色,也可以说是红色,

"晚节犹能爱此工":到了晚年尤其是喜爱这种菊花。

# 爱:喜欢。,犹:尤其。一作“由”。,晚节:晚年。

"宁可抱香枝上老":他宁可在枝头老去,

"不随黄叶舞秋风":也不随着落叶在秋风中飞舞飘落。

# 黄叶:落叶。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黄花》是南宋诗人朱淑贞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将苔藓的善变与菊花的坚守形成鲜明对照。苔藓随环境而变,毫无定见;菊花却无论外界如何,始终坚守自我,抱香枝头,直至老去。诗人借此高度赞赏菊花的高洁品质与坚定节操,并表明自己亦如这傲霜之菊,即便面对重重困境,也“宁可抱香枝上老”,绝不放弃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在当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束缚下,女性往往被局限于家庭,遵循着既定的生活模式。然而,诗人却勇敢地冲破这一枷锁,她越发借助诗词这一载体,大胆地歌咏爱情,以炽热的文字表达对自由情感的向往。这不仅仅是对不和谐婚姻的抗争,更是对妇女传统生活方式的质疑与挑战。她的行为,在当时的世俗眼光中,无疑被视为离经叛道,但正是这份勇敢与坚定,彰显了她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对传统束缚的挣脱。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作家

朱淑真(?~?),宋代作家。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今安徽歙县)。出身仕宦家庭,幼聪慧,喜读书,文章幽艳,擅长丹青,通晓音律。相传因婚嫁不满,抑郁而终。朱淑真的诗作造语婉丽流畅,自然清新,形象鲜明生动,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其词意境凄凉,哀婉动人,擅长运用白描手法准确刻画人物的神态。主要作品有《愁怀》《诉愁》《旧愁》《生查子》等。著有《断肠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咏物诗先以叙事绘菊花形貌,色彩明艳、风姿动人;后笔锋一转,借菊花“抱香枝老、不随黄叶”之态,赞其傲霜气节。诗人托物言志,借花喻己,尽显坚守初心、不媚世俗的人格之美。

2. 写作手法

对比:诗中通过“土花”与“黄叶”的对比,突出了土花(菊花)的独特品格。黄叶在秋风中飘零,象征着那些没有坚定信念、随波逐流的人;而土花则选择坚守在枝头,即使老去也不愿与黄叶同舞,这种鲜明的对比使得土花的形象更加高大、更加令人敬佩。对比衬托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先绘其形神,通过“能白又能红”的斑斓色彩展现菊花生命力之蓬勃,借“晚节”暗喻其于秋寒中独放的高洁风骨,为后文品格升华蓄势;后两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则陡然转笔,以“抱香老枝”与“随风黄叶”的强烈对比,将菊花坚守自我、不媚世俗的品格推向极致,托物言志间尽显诗人宁折不弯的傲骨与对理想矢志不渝的追求,在短短二十八字中完成了从自然意象到精神图腾的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郑刚中《此心》

下一篇:宋·苏泂《世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