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草烟光阔":塞外的边草景色迷蒙,
# 烟光:景色迷蒙。,塞草:指边草。
"渭水波声咽":渭水桥下的水波也在呜咽低泣。
# 咽:呜咽。,渭水:渭河,陕西关中的主要河流之一。
"春朝雨霁轻尘歇":暮春的早晨,绵绵春雨停歇后连微尘也不再荡起。
# 轻尘歇:轻微的尘土因被雨润而不再荡起,一作“轻尘敛”。,雨霁:雨过天晴。
"征鞍发":该是上路的时候了。
"指青青杨柳":指着青青杨柳,
"又是轻攀折":又是可以随意攀折。
# 攀折: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因“柳”与“留”音谐,折柳即以示挽留。
"动黯然":激动得内心黯然,
# 黯然:这里指别离之情。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知有后会甚时节":知道还有后会,要在什么时节?
# 甚:什么。
"更尽一杯酒":再喝完这一杯酒,
"歌一阕":唱一曲离别的壮歌。
# 阕:本指一段音乐,这里指歌曲。
"叹人生":感叹人生,
"最难欢聚易离别":不容易欢乐相聚,却极易离别。
# 欢聚:一作“欢居”。
"且莫辞沉醉":不要推辞身已醉,
"听取阳关彻":听我唱完这首《阳关曲》。
# 彻:一首歌曲终了。,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王维《渭城曲》:“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去阳关无故人。”
"念故人":怀念故人,
"千里自此共明月":从此以后的千里之外,明月照着你我。
# 千里自此共明月:本自谢庄《月赋》“美人迈兮营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北宋政治家、诗人
寇准(961~1023),北宋政治家、诗人。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封莱国公,谥忠愍,世称寇莱公、寇忠愍。19岁中进士,景德元年拜相,辽军南侵,他力排众议请帝亲征,促成澶渊之盟。寇准是宋初“晚唐体”诗人之一,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其诗宗尚晚唐,含思凄婉,富有感情;词则明白晓畅,清丽婉转,词风与韦庄、李煜较为接近。作品有《春恨》《踏莎行·春暮》等。著有《寇莱公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送别词。上片描绘边塞和渭水的壮阔景象,下片通过折柳、饮酒等场景表达离别之情。词人以壮阔的自然意象与深挚的宴饮场景交织,既延续了盛唐送别诗的意境,又以“更尽一杯酒,歌一阕”的豪饮姿态,突破了传统送别诗的悲戚框架,展现了宋人特有的理性哲思与旷达胸襟。
2. 写作手法
拟人:“渭水波声咽”,将渭河的水波声拟人化,赋予呜咽之声,生动表达诗人离别的哀愁。用典:“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化用折柳送别典故:折柳送别是古人的一种送别方式。古人临别时,有折柳枝相赠之风俗。送别之所以用柳枝,一则因为柳条细长柔软,用它赠友送别,以表达柔情萦绕和依依不舍之意;二则柳与“留"谐音,有“挽留”之意;三则因为古人视柳树为可以驱鬼避邪的“鬼怖木”。古人认为带着柳枝上路可使百鬼望而生畏,从而确保旅途的平安。作者巧借“折柳送别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惜别之情。虚实结合:下阕词中所描写离别过程中饮酒和唱阳关曲的场面,是实写,将离别过程中饮酒与唱阳关曲的隔函写得真实感人;“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写出词人想象与友人分别后,相距千里,共赏明月的情景,用了虚写的手法,增加了离别时悲愁的分量。
3. 分段赏析
“塞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此句以壮阔的边塞景象开篇,视觉与听觉结合。“烟光阔”描绘边草连天的苍茫,展现空间之广袤;“波声咽”以拟人手法赋予渭水呜咽之声,暗含离别哀愁。视听交融,既渲染苍凉氛围,又为全词奠定悲壮基调。“春朝雨霁轻尘歇”描写雨后清晨的清新场景,“雨霁”与“轻尘歇”暗示离别在即的短暂平静。春雨涤荡尘埃,反衬征途的洁净与孤寂,以自然之净映衬人心之黯,形成情感张力。“征鞍发”短促三字点明离别动作,戛然而止的节奏强化不舍之情。征人跨马远行,与上句的静谧形成动静对比,凸显离别瞬间的凝重。“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化用折柳送别典故,“青青杨柳”既写实景,又暗含“留”之谐音。动作“轻攀折”细腻刻画离人欲留难留的矛盾心理,以物寄情,含蓄深沉。“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直抒黯然销魂的离愁,引用江淹《别赋》典故。“知有后会甚时节”以反问语气表达对重逢的迷茫,情感陡转直下,深化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悲叹。“更尽一杯酒,歌一阕”与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相似,却以“歌一阕”增添豪迈气概。劝酒与高歌的举动,既显豁达,又暗含借酒消愁的无奈,情感复杂交织。“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为全词主旨句,以对比手法直击人生常态。“叹”字统领情感,语言质朴却力透纸背,道尽人间别离之憾,呼应胡仔“豪壮”之评。“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呼应王维《阳关曲》,“阳关彻”指一唱三叹的终章。劝友人纵情沉醉于离歌,表面洒脱,实则以音乐延宕离别时刻,反衬不舍之深。“念故人,千里自此共明月”化用谢庄“隔千里兮共明月”与苏轼“千里共婵娟”,以明月为情感纽带,跨越时空寄托相思。
4. 作品点评
全词仿佛由一组组镜头构成,由远及近,由景及人,音画共融,将静态诗词赋予了动态美感,无一字铺陈二人的情谊究竟有多深,但分别时的浓郁不舍已经道出真相。在状似洒脱的举杯对饮之后,也有离情让人动容,满腔情意尽在酒杯中。
# 本词的最大特点是化用了王维的诗,使一首绝句的容量大大扩展,更为可贵的是,在词的末尾,词人用“千里自此共明月”对友人进行宽慰,把两人的心心相印的深厚情谊表现得极为透彻,更让人看到了希望的曙色。
现代原青海师范大学写作学教授马敬芳《豪放词》
# 这首送别词隐括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诗意而成。但作者结合自身的感受将情景联在一起,写来真切而不浮泛,爽畅而不滞涩,故融化古人,宛如已出。
现代原深圳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范晓燕《历代诗词曲千首精译》
上一篇:宋·秦观《风流子·东风吹碧草》
下一篇:宋·张耒《寂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