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日坐茅亭":整天坐在茅草搭建的亭子中,
"萧然倚素屏":悠闲地倚靠在朴素的屏风上。
"儿圆点茶梦":儿子在一旁仿佛沉浸在点茶的美梦中,
# 点茶:唐宋时烹茶之法,注汤盏中,使叶浮起,谓之点茶。《茶录》:“凡欲点茶,先须爝盏令热,冷则茶不浮。”又:“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黄庭坚诗:“茶梦小僧圆。”
"客授养鱼经":客人正在传授养鱼的经验。
# 养鱼经:书名。《宋史·艺文志》:陶朱公《养鱼经》一卷。
"马以鸣当斥":马因为鸣叫而应当被斥责,
# 马以鸣当斥:《唐书·李林甫传》:“君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食三品,一鸣则斥之矣。”
"龟缘久不灵":龟因为长久不用而失去了灵性。
# 龟:古灼龟甲以卜,故谓卜为龟。《史记·龟策传》:“龟藏则不灵,著久则不神。”
"诗成作吴咏":写成了这首带有吴地风格的诗,
# 吴咏:吴歙也。即吴歌。杜甫诗:“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及此醉初醒":此时正趁着酒后刚刚醒来。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写作手法
借物抒情:以马和龟的遭遇,如“马以鸣当斥,龟缘久不灵”,来隐喻自己怀才不遇的处境,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细节描写:对儿子点茶梦、客人授养鱼经等细节进行刻画,如“儿圆点茶梦,客授养鱼经”,使诗歌充满生活气息,生动展现出日常生活场景。
2. 分段赏析
《茅亭》首联描绘出诗人的状态,整日于茅亭中闲坐,悠然地靠着素屏。“终日”强调时间之长,“萧然”刻画其悠然又略带孤寂的神态,奠定了全诗闲适又有一丝落寞的氛围。颔联呈现两个生活场景,儿子似沉浸在点茶的梦境,展现出孩童的天真;客人传授养鱼经验,凸显生活的平实与温馨,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反映出诗人生活的平静与安宁。颈联借物抒情,马因鸣叫而遭斥,隐喻有才者因直言而被打压;龟因长久未用而失灵性,象征自身空有才华却无处施展,含蓄地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尾联写诗人在酒后初醒之际,写成具有吴地风格的诗。“醉初醒”暗示此前借酒消愁,写诗则是其排解情绪的方式,在一种略带惆怅的氛围中结束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