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áng
xiāng
·
·
qiáo
hóng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qiáo
hóng
shuǐ
kōng
piāo
rán
yān
zhōng
tiān
jiào
chēng
fàng
wēng
chuán
péng
shǐ
使
jiāng
fēng
xiè
shè
cēn
shì
dōng
dào
shí
wén
zhōng

译文

小桥弯弯如一道彩虹,水面开阔澄清宛如天空。一叶扁舟飘然出没在如烟的细雨中。上天让我自称“放翁”。将船篷侧挂,趁着江上的清风徐徐前行。渔市东头的狭小渔舍参差不齐。待到日暮时分,远处传来悠悠钟声,余韵绵长。

逐句剖析

"桥如虹":小桥弯弯如一道彩虹,

# 桥如虹:指虹桥,一作红桥。距三山别业约二里。

"水如空":水面开阔澄清宛如天空。

"一叶飘然烟雨中":一叶扁舟飘然出没在如烟的细雨中。

# 飘然:形容船轻快的样子。,一叶:指一只小船。

"天教称放翁":上天让我自称“放翁”。

# 称放翁:陆游自号放翁。

"侧船篷":将船篷侧挂,

# 侧船篷:船篷侧放,作帆使用。

"使江风":趁着江上的清风徐徐前行。

"蟹舍参差渔市东":渔市东头的狭小渔舍参差不齐。

# 参差:高低不齐。,蟹舍:搭在湖中或江上的小茅屋,渔家暂时居住。

"到时闻暮钟":待到日暮时分,远处传来悠悠钟声,余韵绵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长相思·桥如虹》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描绘了他晚年退隐故居时,以荡舟湖上捕钓为生的生活场景。上阕写桥如虹、水如空的美景,下阕写渔翁的自在。词作运用白描手法,空灵清新,如诗如画。小令通过描写闲适生活,含蓄地表达出陆游内心复杂情感。其语言简洁却意味深长,展现出别样的艺术魅力,颇耐人咀嚼寻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长相思·桥如虹》是陆游所写。1175年陆游在蜀地时,范成大任成都知府兼四川制置使,聘陆游为参议官,二人常游宴酬唱,却遭权幸者讥讽陆游“燕饮颓放”,次年陆游被罢官,自号放翁。1178年陆游离蜀东归,此词约作于东归之初,或许是其对这段经历的感慨及退隐生活的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描绘退隐生活的词。描绘了江南水乡桥如虹、水如空、扁舟飘于烟雨中,以及侧船篷、借江风、至蟹舍渔市,闻暮钟的景象,表达了陆游退隐生活中的闲适,又暗藏其壮志未酬的无奈与愤懑。

2. 写作手法

比喻:上片“桥如虹。水如空”,将桥比作虹,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桥的形态优美,如虹般横跨水面;把水比作空,描绘出水天相接、空灵澄澈的画面,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江南水乡开阔、灵秀的景色特点,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与感染力。白描:上片“一叶飘然烟雨中”,仅用简洁的七个字,未作过多修饰,便勾勒出一幅小船在烟雨中悠然飘荡的画面,生动呈现出词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闲适姿态。下片“侧船篷。使江风。蟹舍参差渔市东”,同样以简洁直白的语言,描绘出词人侧着船篷、借助江风前行,以及蟹舍错落分布在渔市东边的场景,宛如一幅质朴的水乡生活画卷,让读者清晰地感受到词人以捕钓为生的生活状态。

3. 分段赏析

《长相思·桥如虹》上片,首句“桥如虹,水如空”,短短六字,便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勾勒出江南水乡那如诗如画的景致,拱桥恰似长虹卧波,水面澄澈仿若天空,用词简洁却意境全出,尽显空灵之美。“一叶飘然烟雨中”,一个“飘”字堪称炼字之妙,将小船在烟雨中轻盈自在穿梭的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生动展现出词人与自然相融的闲适、洒脱心境,此句从画面营造上,以一叶扁舟点缀于广阔的山水烟雨之间,形成动静结合的美感。而“天教称放翁”一句,在内容上陡然一转,表面看似在说上天赐予自己“放翁”名号,实则运用暗喻手法,借“天”暗指当时的统治者,深刻地表达出并非自己甘愿颓放,而是因皇上不理解、投降派排挤,无奈之下才退隐江湖,饱含着壮志难酬的愤懑与不平,在情感上与前文闲适之景形成强烈反差。下片,“侧船篷,使江风”,通过对词人日常生活中侧放船篷、借助江风前行的动作描写,展现出其随性、自在的生活状态,语言质朴却充满生活气息。“蟹舍参差渔市东”描绘出渔家生活场景,错落有致的蟹舍、热闹的渔市,洋溢着浓浓的烟火气,从意境营造上展现出平凡生活的美好,传达出词人对这种生活的欣喜快乐之情。而结句“到时闻暮钟”堪称神来之笔,从内容上,由尘世的渔家生活突然转至佛寺的晚钟,在情感基调上陡然一转,暮钟之声余韵袅袅,引人深思,既让人猜测词人是否悟禅入定,又让人思考其是否因钟声联想到自身非俗非隐的无奈处境,给读者留下极为广阔的想象空间,从结构上,以钟声收尾,余音不绝,使得全词意境更为深远,看似舒快的基调下,实则暗藏着词人难以排解的郁愤、无奈与怅惘之情,展现出其内心的不平静。

4. 作品点评

从整体观之,全词基调看似舒快,仿若一幅悠然的田园画卷徐徐展开。然而,细细品味,字里行间总有一缕难以消散的郁愤、无奈与怅惘悄然隐蕴。由此可见,那位表面上波澜不惊、貌似平静的词人,实则内心深处翻涌着惊涛骇浪,远非表象这般安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周邦彦《拜星月・高平秋思》

下一篇:宋·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