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紫千红处处飞":百花盛开如云霞般漫天飞舞,
#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绚丽。多指繁盛的春色。
"满川桃李漫成蹊":桃李芬芳引得小径都被踏成小路。
"狂风猛雨日将暮":猛烈风雨中夕阳西沉,
"舞榭歌台人乍稀":歌楼舞榭里人群忽然稀少。
"水上漂浮安有定":落花水上漂泊无所依托,
"径边狼籍更无依":小径旁残红狼藉更无依靠。
"流莺不用多言语":黄莺不必再啼鸣诉说,
"到了一番春已归":看到这般景象,春天已然远去。
理学家,“北宋五子”之一
邵雍(1011~1077),北宋理学家。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卒后赐谥康节。先祖为范阳(治今河北涿州)人,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后人称“百源先生”。屡授官不赴。邵雍是理学象数派创立者,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其诗多为随口成章的闲适之作,诗风平易明畅,语言浅近通俗而往往寓以理趣机锋,亦有被讥为有韵之语录者,是宋代理学诗的代表,又被称为“击壤体”。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万紫千红处处飞,满川桃李漫成蹊。”诗人描绘了春天里花朵盛开的景象,万紫千红的花瓣随风飘飞,满川的桃李花盛开,形成了一条条花径。这句诗展现了春天的绚丽与生机。颔联:“狂风猛雨日将暮,舞榭歌台人乍稀。”随着狂风暴雨的来临,天空渐渐昏暗,日暮时分,原本热闹的舞榭歌台也变得冷清。这句诗暗示了春天即将过去,美好时光的消逝。颈联:“水上漂浮安有定,径边狼籍更无依。”诗人描绘了落花在水面上漂浮不定,路边的落花也显得凌乱无序。这句诗通过落花的无依无靠,映射出人事的多变和无常。尾联:“流莺不用多言语,到了一番春已归。”诗人劝流莺不必多言,春天的离去是自然规律,无法挽留。这句诗传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上一篇:宋·翁森《四时读书乐》
下一篇:宋·徐瑾《四时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