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ēi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2
hòu
shū
zhuó
huáng
hūn
yuè
shàng
míng
chuī
wēi
guò
biàn
便
jué
xiǎo
hán
shēng
shù
miǎo
què
chū
dìng
cǎo
gēn
chóng
míng
tóng
bàn
bàng
jiē
xíng

译文

傍晚时分,空气格外浑浊,黄昏时刻,月亮仍散发着光亮。忽然间微雨飘过,顿时察觉到丝丝小寒意漫生。树梢上的雀鸟刚安定下来,草根处的虫儿已开始鸣叫。我呼唤童仆取来半臂衣,打算沿着台阶漫步,感受这雨后景致。

逐句剖析

"晡后气殊浊":傍晚时分,空气格外浑浊,

"黄昏月尚明":黄昏时刻,月亮仍散发着光亮。

"忽吹微雨过":忽然间微雨飘过,

"便觉小寒生":顿时察觉到丝丝小寒意漫生。

"树杪雀初定":树梢上的雀鸟刚安定下来,

"草根虫已鸣":草根处的虫儿已开始鸣叫。

"呼童取半臂":我呼唤童仆取来半臂衣,

"吾欲傍阶行":打算沿着台阶漫步,感受这雨后景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微雨》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五言律诗。诗歌通过描绘微雨前后的自然景象与生活细节,展现了日常环境的变化,体现了陆游诗歌语言平易、善于捕捉生活瞬间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如“树杪雀初定,草根虫已鸣”,细腻刻画雨后天晴的动植物状态,增强画面感。感官结合:通过“气殊浊”(触觉)、“月尚明”(视觉)、“虫已鸣”(听觉)等多感官描写,立体呈现环境变化。以动衬静:“树杪雀初定,草根虫已鸣”这句中,树梢上的雀鸟刚刚安静下来,草根处的虫儿却开始鸣叫。用虫鸣声这一动态的声音,衬托出微雨过后环境的静谧,以动衬静,更显清幽。

2. 分段赏析

开篇“晡后气殊浊,黄昏月尚明”点明时间,描绘傍晚空气浑浊,黄昏时月亮仍明的景象,为后文微雨降临做铺垫。“忽吹微雨过,便觉小寒生”写微雨忽至,带来丝丝寒意,通过天气变化,体现自然的细微更迭。“树杪雀初定,草根虫已鸣”描绘雨后天晴,树梢鸟雀初定,草根虫鸣的场景,以动衬静,突显环境的宁静。“呼童取半臂,吾欲傍阶行”收束于生活细节,诗人呼童取衣,欲傍阶而行,流露出对自然景致的欣赏与闲适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辛弃疾《西江月·春晚》

下一篇:宋·贺铸《天门谣·牛渚天门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