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西
jiāng
yuè
·
·
chūn
wǎn

朝代:宋作者:辛弃疾浏览量:2
shèng
shū
lǎn
zhǐ
jīn
duō
bìng
cháng
xián
tīng
fēng
tīng
xiǎo
chuāng
mián
guò
liǎo
chūn
guāng
bàn
wǎng
shì
shù
xún
niǎo
xiāo
chóu
nán
jiě
lián
huán
liú
yīng
kěn
西
yuán
huàn
huà
liáng
fēi
yàn

译文

原本很想读书,如今却变得疏懒,只因为长期生病,赋闲在家。在小窗边听着风雨声入眠。不知不觉间,春光已经过去了大半。过去的事情就像追寻飞走的鸟儿,难以再找回,而心中的忧愁,如同解不开的连环,纠缠不断。黄莺不肯飞入西园。倒是画梁上的飞燕被惊起。

逐句剖析

"胜欲读书已懒":原本很想读书,如今却变得疏懒,

"只今多病长闲":只因为长期生病,赋闲在家。

"听风听雨小窗眠":在小窗边听着风雨声入眠。

"过了春光大半":不知不觉间,春光已经过去了大半。

# 大:一作“太”。

"往事数寻去鸟":过去的事情就像追寻飞走的鸟儿,难以再找回,

"消愁难解连环":而心中的忧愁,如同解不开的连环,纠缠不断。

"流莺不肯入西园":黄莺不肯飞入西园。

"唤起画梁飞燕":倒是画梁上的飞燕被惊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西江月・春晚》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词中描绘了词人因病长闲而疏懒读书,在小窗下听风听雨,感慨春光已过一半的生活场景。词人将往事比作远去的飞鸟,以“难解连环”形容清愁,又通过流莺不入西园、飞燕在画梁间的景象,委婉地表达出内心的愁绪、感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将领,豪放派代表词人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一生力主抗金,曾上奏疏《美芹十论》与《九议》纵论世事,但意见不被采纳。辛弃疾兼擅诗文词,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还与党怀英并称“辛党”。其词题材广阔,善用典故,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他的词作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词风相近。《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有《稼轩长短句》。今人邓广铭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比喻:“往事如寻去鸟,清愁难解连环。”把往事比作飞去的鸟儿,形象地表现出往事的消逝不可追寻;将清愁比作难以解开的连环,生动地传达出愁绪的纠结与难以排解。拟人:“流莺不肯入西园。唤起画梁飞燕。”赋予流莺以人的行为和情感,说流莺“不肯”入西园,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色彩,同时以流莺不入、唤起飞燕,营造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衬托出词人内心的落寞。

2. 分段赏析

上阕:从自身状态写起,“胜欲读书已懒,只因多病长闲”,直白地说出自己因病而懒于读书,只能长闲,点明生活状态。“听风听雨小窗眠。过了春光太半”,描绘在小窗听风雨入眠,不经意间春光流逝,流露出对春光易逝的感慨,为下阕抒发愁绪做铺垫。下阕:“往事如寻去鸟,清愁难解连环。”以比喻的手法深化愁绪,表达对往事的追思和无法摆脱愁绪的苦恼。“流莺不肯入西园。唤起画梁飞燕。”借流莺、飞燕的动态描写,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将内心的愁绪融入到暮春的景象之中,使情感表达更为含蓄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宋伯仁《无事》

下一篇:宋·陆游《微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