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ǎo
chūn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2
xuě
sàn
yīn
bīng
kāi
nuǎn
guāng
chūn
xiāo
chù
wéi
yǒu
bìn
biān
shuāng

译文

白雪融化是因为阴阳之气的交合,寒冰化开是因为得到了温暖阳光的照耀。春天到来,消解不掉的,只有鬓边像霜一样的白发了。

逐句剖析

"雪散因和气":白雪融化是因为阴阳之气的交合,

# 和气:阴阳交合之气。

"冰开得暖光":寒冰化开是因为得到了温暖阳光的照耀。

"春销不得处":春天到来,消解不掉的,

"唯有鬓边霜":只有鬓边像霜一样的白发了。

# 鬓边霜:鬓边的白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早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的主题围绕对早春景象的描绘及由此引发的对时光与生命的感慨。开篇“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诗人运用简洁的语言,细腻地描写了雪因春风渐融、冰因暖阳而化的早春典型景象,生动展现出大地回暖、春意萌动的气息。后两句“春销不得处,唯有鬓边霜”笔锋一转,从自然之春过渡到自身,以“鬓边霜”这一形象,含蓄地表达出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无奈,将自然的生机与个人的迟暮之感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短小精悍,虽仅二十字,却意境深远,将早春的清新之景与深沉的人生感悟巧妙融合,体现出白居易诗歌语言质朴却意蕴深刻的特点,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对岁月变迁的敏锐感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写景抒怀诗。该诗围绕着早春之景与诗人的感慨。通过描绘早春时节雪散冰开的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借“鬓边霜”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对比:诗中将春天温暖的气息使雪散冰开的自然变化,与无法消除诗人鬓边白发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春天能够带来万物复苏、冰雪消融,却对诗人的衰老无能为力,突出了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奈。借景抒情:前两句“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描绘了早春的典型景象,以景起兴,为后文抒发感慨做铺垫。诗人借自然景色的变化,暗示时光的流转,从而引出对自身衰老的感慨。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从视觉角度描绘了早春的景象。“雪散”“冰开”展现了冬天的消逝和春天的到来,“和气”“暖光”强调了春天温暖、祥和的氛围,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后两句“春销不得处,唯有鬓边霜”,笔锋一转,由自然之景过渡到诗人自身。“春销不得处”表明春天虽然有强大的力量,但有一种东西它无法消除,那就是诗人鬓边的白发。“鬓边霜”形象地比喻了诗人的衰老,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4. 作品点评

白居易的《早春》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短短二十个字,既描绘了早春的美景,又抒发了深沉的人生感慨。诗人运用对比和借景抒情的手法,将自然之景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使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情感真挚,引发读者对时光和人生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秋游》

下一篇:唐·韩愈《送杨少尹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