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夜江云黄惨澹":连夜江上的云彩黄而暗淡,
"平明山雪白模糊":天亮时山上的白雪一片模糊。
"银河沙涨三千里":银河的沙像上涨了三千里,
"梅岭花排一万株":梅岭的花排列着有一万株。
"北市风生飘散面":北市刮起的风像飘散的面粉,
"东楼日出照凝酥":东楼旭日初升,阳光映照雪地如凝固的酥油般晶莹。
"谁家高士关门户":不知哪位隐士紧闭门户,
"何处行人失道途":又有多少旅人在风雪中迷途。
"舞鹤庭前毛稍定":庭院前起舞的鹤羽毛渐渐安定,
"捣衣砧上练新铺":捣衣砧上像新铺了白绢。
"戏团稚女呵红手":玩耍的小女孩团着雪球,冻得呵着通红的小手,
"愁坐衰翁对白须":老翁忧愁地坐着,对着自己雪白的胡须。
"压瘴一州除疾苦":大雪压住瘴气,为百姓祛除病痛,
"呈丰万井尽欢娱":丰收在望,千家万户沉浸在喜悦中。
"润含玉德怀君子":雪水滋润万物,像美玉般怀有君子的品德,
"寒助霜威忆大夫":寒气助长了霜的威严,让人想起正直的大夫。
"莫道烟波一水隔":莫说隔着烟波与江水,
"何妨气候两乡殊":两地气候不同又何妨。
"越中地暖多成雨":越中地区地暖多下雨,
"还有瑶台琼树无":那边现在还有像瑶台仙境里那样的琼树吗。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排律,也是一首咏雪寄友诗。诗歌借寒冬大雪的景象,描绘了雪前江云密布、雪后山白一片的壮丽景色,展现了雪中高士闭门、行人迷路等情景,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以及与友人元稹虽相隔两地却情谊深厚的情感。
2. 写作手法
用典:“润含玉德怀君子”此句巧用“玉德”典故,“玉德”源自《礼记・聘义》中孔子论玉的十一德,是以玉的温润泽厚等自然属性比附君子高尚醇厚的德行;诗中白居易观雪念友,既以“润含玉德”写雪景如玉,又借此赞元稹有君子品性,体现二人因共守君子德行而结下的深厚情谊,此用典贴合雪景,含蓄表达赞美与思念,增添了诗句的文化意涵和文人雅趣,丰富了诗歌意境。比喻:“东楼日出照凝酥”此句以“凝酥”喻雪,“凝酥”即凝结的酥油,其状莹润而光亮。当东楼之上的日光映照在雪上时,那雪便如凝冻的酥油一般,既将雪在光照下莹润光亮的质感细致描绘出来,又因“酥油”乃生活中常见之物,让原本抽象的雪景变得具体可感,字里行间自有一种亲切的生活气息。如此比喻,既贴合雪的形态与光泽,又借日常之物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所绘之景更显真切可感,让读者能更深切地体会诗人眼中雪景的妙趣。夸张:“银河沙涨三千里,梅岭花排一万株”,“银河沙涨”状写江雪漫延之景,“三千里”以远过实际江域长度的里程,展现江雪如银河涨水般连绵横亘广阔地域的态势,尽显雪势铺展的壮阔;“梅岭花排”将积雪喻作繁花,“一万株”以多于梅岭实际花木的数量,刻画梅岭积雪层层叠叠、密集繁盛如繁花缀枝的景象。此般夸张由江雪蔓延、梅岭积雪的实景延伸而成,使大雪覆盖天地的壮阔之景与雪景的广袤繁盛更具体可感,所绘画面鲜明生动。对比:“莫道烟波一水隔,何妨气候两乡殊”,“烟波一水隔”点出两地被水域相隔的地理之距,“气候两乡殊”言明两地气候不同的差异,而“莫道”“何妨”二词,却将这些客观存在的阻隔轻轻带过,足见它们无法淡化与元稹之间的情谊。此句以地理、气候的客观距离与不受其影响的主观情谊作比,通过这种对比,让友情的深厚与环境阻隔的特质更显突出。
3. 分段赏析
“连夜江云黄惨澹,平明山雪白模糊”:描绘了雪前与雪后的景象变化。前一句写连夜江面上的云彩呈现出黄而暗淡的颜色,渲染出大雪将至的氛围;后一句写天亮后山上的白雪一片模糊,展现出大雪覆盖大地后的景象。“银河沙涨三千里,梅岭花排一万株”:以夸张的手法描写雪景。将积雪的银河比作上涨了三千里的沙,把梅岭的积雪想象成排列着的一万株花,突出了雪势之大、范围之广。“北市风生飘散面,东楼日出照凝酥”:写雪中的不同场景。北市刮起的风如同飘散的面粉,东楼日出照在积雪上,积雪像凝冻的酥油一样晶莹,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雪的特点。“谁家高士关门户,何处行人失道途”:描绘了雪中人物的状况。不知哪位隐士紧闭门户躲避风雪,又有多少行人在风雪中迷失了道路,展现出大雪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舞鹤庭前毛稍定,捣衣砧上练新铺”:以鹤和捣衣砧上的雪为描写对象。庭院前起舞的鹤羽毛渐渐安定下来,捣衣砧上的积雪像新铺的白绢,营造出静谧的雪中氛围。“戏团稚女呵红手,愁坐衰翁对白须”:刻画了不同人物在雪中的情态。天真的小女孩玩耍时呵着冻红的小手,衰老的老翁忧愁地对着自己的白须,展现了雪天里人们的不同状态。“压瘴一州除疾苦,呈丰万井尽欢娱”:借雪景表达对民生的关怀。积雪压下了瘴气,消除了一州的疾苦,预示着丰收,使得千家万户都充满欢乐,体现了诗人的现实主义情怀。“润含玉德怀君子,寒助霜威忆大夫”:借雪景抒发情感。积雪滋润万物,含着如玉般的品德,让诗人想起君子;寒冷的雪增添了霜的威力,使诗人忆起大夫,情感深沉。“莫道烟波一水隔,何妨气候两乡殊”:直接表达对友人的情谊。不要说烟波浩渺,一水相隔,就算两地气候不同又有何妨,凸显了诗人与元稹之间深厚的友情。“越中地暖多成雨,还有瑶台琼树无”:由眼前雪景联想到友人所在地。越中地区气候温暖,多下雨,不知那里是否有像瑶台琼树般的雪景,流露出对友人的牵挂。
下一篇:唐·徐凝《白铜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