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āi
gǎn
huái
怀
chóu
mèng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2
líng
huàn
zhēng
xiān
dào
jiā
yùn
xié
dòng
zhé
suí
shì
rén
shēng
kāi
yǎn
dāng
nián
lǎo
liǎn
méi
shí
dān
shā
liàn
zuò
sān
zhū
xuán
kàn
chéng
láo
xīn
shī
yuǎn
ān
wèi
wén
shù
zài
shēng
zhī

译文

府里伶人听到呼唤抢先到来,家中美酒带着出门动辄相随。本应是人生喜悦开眼之时,却在年老时陷入敛眉哀伤。丹砂炼制后成三铢般尘土,黑发转眼间看成一把的丝线。劳烦你寄新诗从远方安慰,没听说枯树能再生出新枝。

逐句剖析

"府伶呼唤争先到":府里伶人听到呼唤抢先到来,

"家酝提携动辄随":家中美酒带着出门动辄相随。

"合是人生开眼日":本应是人生喜悦开眼之时,

"自当年老敛眉时":却在年老时陷入敛眉哀伤。

"丹砂炼作三铢土":丹砂炼制后成三铢般尘土,

"玄发看成一把丝":黑发转眼间看成一把的丝线。

"劳寄新诗远安慰":劳烦你寄新诗从远方安慰,

"不闻枯树再生枝":没听说枯树能再生出新枝。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府斋感怀酬梅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描写了府中伶人奏乐、家酿美酒待客等生活场景,同时融入了丹砂炼土、黑发变白等象征衰老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年老体衰的深切感慨。结尾一句“不闻枯树再生枝”运用枯木的比喻,一方面是对刘禹锡在《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中劝慰之意的回应,另一方面也隐含了对生命无法重来、世事无常的叹息。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琐事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自身生命历程的深沉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府伶呼唤争先到,家酝提携动辄随”,描绘往昔府中奴仆听闻呼唤争先前来、外出时家酿美酒常伴身旁的场景,以往昔的热闹闲适,为后文丧子之悲做铺垫,从生活细节展现曾经的状态。颔联:“合是人生开眼日,自当年老敛眉时”,“开眼日”喻生子的喜悦时刻,“敛眉时”写年老丧子的哀伤神态,今昔对比,凸显命运弄人,将丧子的痛苦与人生的无奈鲜明呈现。颈联:“丹砂鍊作三铢土,玄发看成一把丝”,以丹砂成土、黑发变丝的变化,生动感慨岁月无情,在容颜衰老的喟叹里,暗含丧子后对人生的沧桑之感,强化悲叹的深度。尾联:“劳寄新诗远安慰,不闻枯树再生枝”,回应友人寄诗慰藉,以“枯树难生枝”喻丧子之痛难愈合,直抒内心的哀伤与对命运的无奈,收束全诗,情感深沉而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杨巨源《胡姬词》

下一篇:唐·李隆基《过老子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