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ùn
wén
èr
shǒu

朝代:宋作者:李觏浏览量:1
jīn
rén
wǎng
wǎng
hào
néng
wén
shú
chén
wèi
yún
ruò
jiàn
jiāng
tòng
zhōng
céng
yǒu
yuán
fén

译文

今人常常自称擅长为文,意趣陈腐文辞陈旧不值称。若见江中鱼群需恸哭凭吊,鱼腹之中曾有屈原的坟茔。

逐句剖析

"今人往往号能文":今人常常自称擅长为文,

"意熟辞陈未足云":意趣陈腐文辞陈旧不值称。

"若见江鱼须恸哭":若见江中鱼群需恸哭凭吊,

# 恸:一作痛。

"腹中曾有屈原坟":鱼腹之中曾有屈原的坟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论文二首(其一)》是北宋思想家李觏的七言绝句。此诗批判当时文人标榜才华却陈词滥调的现象。前两句直指今人文章空洞重复,后两句讽刺文人剽窃前人精髓而不自省。全诗语言犀利直白,借屈原的悲剧暗喻创作需真诚创新,反对因袭模仿,凸显了作者对文坛流弊的忧思,是北宋诗坛批判现实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思想家、文学家

李觏(1009~1059),北宋思想家、文学家。字泰伯,南城(今属江西)人。因创建盱江书院,世称盱江先生。皇祐元年,范仲淹荐为试太学助教,后为直讲,所以后人称李觏为“李直讲”。嘉祐三年,除通州海门县主簿、太学说书。嘉祐四年,权同管勾太学。李觏以文章知名,著书立言,有孟轲、扬雄之风。他亦擅诗,力求意奇语新。代表作品有《忆钱塘江》《读长恨辞》《璧月》《秋晚悲怀》等。著有《直讲李先生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今人往往号能文”,直面当下文人创作现状,“往往”二字凸显这类“号能文”者的普遍性,为后文批判张本,展现诗人对文坛风气的敏锐观察。“意熟辞陈未足云”,直接点明弊病,意趣陈旧、文辞俗套,“未足云”否定其价值,态度鲜明,将批判之意推进一层。“若见江鱼须恸哭”,笔锋一转,以奇特想象关联“江鱼”,为末句蓄势,使诗意跳出常规议论,增添新奇的韵味。“腹中曾有屈原坟”,借屈原这一伟大历史人物与“江鱼”的虚拟关联,讽刺当下文人因循守旧,难及屈原创新精神,以典寓意,深化对文风求新的呼吁,让批判更具力度与文化内涵。短短四句,议论、想象、用典融合,有力抨击不良文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觏《获稻》

下一篇:宋·李觏《壁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