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径萧然独自居":门前小径清冷,我独自居住在这里,
"入无给侍出无车":进门没有仆人照料,出门也没有车马代步。
"江湖故旧音尘绝":远方的故友早已断了音信,
"里巷游从酒盏疏":邻里间的应酬饮酒也日渐稀少。
"豪举已抛三尺剑":我早已放下了仗剑天涯的豪迈之举,
"神交惟有一床书":如今唯有满床的书籍相伴,成为精神上的挚友。
"吾兄白发家空谷":我的兄长已满头白发,在空谷深处隐居,
# 白:一作“折”。
"岁晚灯前最忆渠":我的兄长已满头白发,在空谷深处隐居。
南宋诗人
高翥(1170~1241),南宋诗人。字九万,号菊涧,余姚(今属浙江)人。孝宗时游士,壮年游历东南之地,暮年归隐临安西湖,落寞以终。高翥工诗,风格近于晚唐,在江湖派中颇有才情。其诗婉转流畅,气象浑厚。七绝擅长以平易自然的诗句写出寻常不经意的景色,七律爽利而能工致。黄宗羲赞许其为“千年以来”余姚之“诗祖”。代表作品有《杂兴》《秋日》《晓出黄山寺》等。著有《菊涧集》。
1. 分段赏析
“门径萧然独自居,入无给侍出无车”两句描绘了诗人的居住环境与生活状态。“萧然”一词,形象地写出居所的清冷、寂寥,凸显出诗人独居的孤寂氛围。“入无给侍出无车”直白地描述了诗人生活的简朴,既没有仆人侍奉左右,外出也无车马代步,展现出一种淡泊自适、不慕奢华的生活态度,为全诗奠定了清寂的基调。“江湖故旧音尘绝,里巷游从酒盏疏”两句侧重情感抒发。“江湖故旧音尘绝”表明诗人与远方旧友失去联系,曾经的情谊随着时间流逝逐渐淡化,暗含对往昔友情的怀念与遗憾。“里巷游从酒盏疏”则描述了诗人与邻里、朋友交往变少,饮酒聚会也不再频繁,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孤独、疏离之感,体现出诗人社交圈子的日渐狭窄,以及内心的落寞情绪。“豪举已抛三尺剑,神交惟有一床书”两句体现了诗人的人生转变与精神追求。“豪举已抛三尺剑”说明诗人曾经可能有过豪情壮志,怀揣着闯荡江湖、建功立业的梦想,但如今已放下这种冲动与豪情,不再执着于世俗的壮举。“神交惟有一床书”则表明诗人将精神寄托于书籍之中,以书为友,通过阅读与古人、智者进行心灵交流,展现出诗人在经历世事变迁后,选择回归内心、追求精神富足的生活方式,凸显出其高雅的志趣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吾兄白发家空谷,岁晚灯前最忆渠”两句直抒胸臆,表达对兄长的思念。“吾兄白发家空谷”描绘了兄长白发苍苍、独居空谷的形象,“白发”暗示兄长已步入暮年,“空谷”则渲染出兄长生活环境的偏僻、孤寂,令人心生怜悯。“岁晚灯前最忆渠”点明在岁末年终、孤灯相伴之时,诗人对兄长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在寒冷的冬夜,温暖的灯光下,兄长的身影在诗人脑海中浮现,将亲情的珍贵与思念的深切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上一篇:宋·郑清之《梵王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