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ān
xíng
shì

朝代:宋作者:高翥浏览量:3
lán
xiǎo
shān
jiā
qiáo
xiǎo
jìng
xié
jiǎo
jìn
xuán
niú
bàng
cài
gēn
duō
lán
huā
zhǔ
rén
xiào
xiān
jiǔ
quàn
sān
bēi
biàn
便
dāng
chá
jīng
nián
wèi
lián
shēn
jiǔ
zài
jīng
huá

译文

清晨乘坐竹轿进入山村人家,只见独木桥低矮,山间小径蜿蜒歪斜。屋角处挂满了晾晒的牛蒡菜,篱笆根旁盛开着紫色的马兰花。主人见到客人便笑着先唤来酒水,热情劝饮三杯,说权当以酒代茶。我已多年未曾享受这般田园之乐,只可惜长久困身于繁华的京城之中。

逐句剖析

"篮舆破晓入山家":清晨乘坐竹轿进入山村人家,

"独木桥低小径斜":只见独木桥低矮,山间小径蜿蜒歪斜。

"屋角尽悬牛蒡菜":屋角处挂满了晾晒的牛蒡菜,

"篱根多发马兰花":篱笆根旁盛开着紫色的马兰花。

"主人一笑先呼酒":主人见到客人便笑着先唤来酒水,

"劝客三杯便当茶":热情劝饮三杯,说权当以酒代茶。

"我已经年无此乐":我已多年未曾享受这般田园之乐,

"为怜身久在京华":只可惜长久困身于繁华的京城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山行即事》是宋代诗人高翥创作的诗作。诗的开篇“篮舆破晓入山家,独木桥低小径斜”,写诗人清晨乘竹轿入山村,途经低窄独木桥与歪斜小径,展现山间环境的偏远清幽。中间两联“屋角尽悬牛蒡菜,篱根多发马兰花”,描绘了屋角悬挂的牛蒡菜和篱根盛开的马兰花,凸显乡村自然风貌与生活气息。后两联“主人一笑先呼酒,劝客三杯便当茶。我已经年无此乐,为怜身久在京华”,记述山家主人热情以酒待客,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年事已高,却久居京华、难得享受此山间之乐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诗人

高翥(1170~1241),南宋诗人。字九万,号菊涧,余姚(今属浙江)人。孝宗时游士,壮年游历东南之地,暮年归隐临安西湖,落寞以终。高翥工诗,风格近于晚唐,在江湖派中颇有才情。其诗婉转流畅,气象浑厚。七绝擅长以平易自然的诗句写出寻常不经意的景色,七律爽利而能工致。黄宗羲赞许其为“千年以来”余姚之“诗祖”。代表作品有《杂兴》《秋日》《晓出黄山寺》等。著有《菊涧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篮舆破晓入山家,独木桥低小径斜”,以“篮舆”“独木桥”“小径”等事物形象,勾勒出清晨进山的路径场景,“低”“斜”二字准确描绘出山间小径的狭窄与曲折,暗含山居环境的偏远清幽。颔联“屋角尽悬牛蒡菜,篱根多发马兰花”,选取屋角悬挂的牛蒡菜、篱根生长的马兰花等景物,以“尽悬”“多发”客观呈现乡村常见的生活图景,体现田园生活的质朴自然。颈联“主人一笑先呼酒,劝客三杯便当茶”,通过“一笑”“呼酒”“劝客”等动作描写,塑造出山家主人热情好客的人物形象,“以酒代茶”的细节展现乡村待客的淳厚风俗。尾联“我已经年无此乐,为怜身久在京华”,直抒胸臆,将前六句的山行见闻收束于个人感慨,“无此乐”“久在京华”形成山居乐趣与京华羁旅的对比,自然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身世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印肃《颂证道歌·证道歌》

下一篇:宋·司马光《种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