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公桐江上":严公在桐江之上(垂钓),
"吕父清渭滨":吕父在清澈的渭水之滨(垂钓)。
"出处两能事":出仕与隐居两件事都能做好,
"寥寥乎若人":像这样的人真是稀少啊。
"拥蓑芘苙吴侬子":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吴地男子,
"身偶一竿生寄水":偶然以一根钓竿寄托生命于水上。
"侯庖富馔美鲥鲈":诸侯的厨房有丰盛的菜肴,鲜美的鲥鱼和鲈鱼,
# 美:清抄本作羹。
"寸鬣分鳞辱刀机":(鱼)一寸长的鳍、分开的鳞,屈辱地死于刀俎。
"吾将一钩悬十犍":我将用一钩钓起十头大鱼,
"笑倚扶桑不计年":笑着倚靠在扶桑树下不计较年岁。
"鲲鲸怀饵脱相得":鲲和鲸吞下鱼饵,(我)从容钓获它们,
"坐使东南饫食鲜":轻易让东南一带饱食鲜美的鱼肉。
北宋词人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贺铸的词,风格多样、刚柔相济,既有深婉清丽之作,又有豪放刚劲之篇,善于锤炼字句。内容多刻画闺情离思,也有嗟叹功名不就、纵酒狂放之作。代表作品有《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台城游·南国本萧洒》《六州歌头·少年侠气》等。著有《东山词》《庆湖遗老集》。
1. 分段赏析
“严公桐江上,吕父清渭滨”以严子陵桐江垂钓、吕尚渭水垂钓的典故发端。严子陵隐于桐江,拒入仕途,显淡泊之志;吕尚待主渭滨,后助周室,成济世之功。二句借两位古之垂钓者,铺陈出“隐逸”与“入世”两种人生取向,为全诗埋下对人生选择思索的引线,亦带出对古贤行事的追念。“出处两能事,寥寥乎若人”对前二句提及的人生选择作进一步感慨。无论是隐于江湖(如严子陵),还是入于朝堂(如吕尚),皆能成就自身志业,然世间能达此境界者,却少之又少。此句既含对古贤的敬重,也藏有对当下难觅此类人物的叹惋,于古今对照间,透出对世事的审慎观照。“拥蓑芘笠吴侬子,身偶一竿生寄水”刻画江南渔者的日常形象。渔者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手持一竿,一生行止仿佛寄托于江水之中。句中以“拥蓑芘笠”摹其形,以“生寄水”述其态,勾勒出渔者与江水相融、随遇而安的生活图景,传递出远离尘扰的闲适意趣。“侯庖富馔美鲥鲈,寸鬣分鳞辱刀机”将视角转向侯门庖厨。此处有鲥鱼、鲈鱼等鲜美食材,然这些鱼儿被捕后,需受刀俎切割,鳞片分离、肉身受损。此句与前句渔者江上垂钓的自在形成对照,一面是人间的奢华饮食,一面是鱼儿的不幸遭遇,暗透出世间境遇的差异与生命的不同归宿。“吾将一钩悬十犍,笑倚扶桑不计年”诗人转抒己志。句中言“以一钩钓十犍”,显其行事的豪迈;“笑倚扶桑”借神话中日出之地的意象,拓升境界;“不计年”则表其超脱时光束缚的心态。整句透出诗人不拘俗常、追求宏大目标的胸襟,展现出不被俗务牵绊的旷达气度。“鲲鲸怀饵脱相得,坐使东南饫食鲜”延续前句豪迈之志。诗人想象能使鲲鲸这类巨物上钩,且顺利捕获,进而让东南一带的人们皆能饱食鲜鱼。此句将个人的抱负与民生需求相联结,既显其志向的壮阔,也含有为百姓谋福祉的心意,以宏大想象收束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