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ēng
zhā

朝代:宋作者:朱淑真浏览量:3
nián
nián
jìng
tái
méi
ruǐ
gōng
zhuāng
kùn
jīn
suì
wèi
huán
jiā
jiàn
jiāng
nán
xìn
jiǔ
cóng
bié
hòu
shū
lèi
xiàng
chóu
zhōng
jìn
yáo
xiǎng
chǔ
yún
shēn
rén
yuǎn
tiān
jìn

译文

长年累月对着玉境妆台,都是把自己打扮成时髦的梅花宫妆,已经厌倦得毫无兴趣了。至今还不见心上人回来,极想收到他的书信,又怕那信里报告他在外遇到不测的消息。自从和他分别以后,我酒也少喝了,而在秋思中流尽了眼泪。我朝朝暮暮都挂念着羁旅在江南的心上人,他去的地方可比“天涯”还要遥远啊。

逐句剖析

"年年玉镜台":长年累月对着玉境妆台,

# 玉镜台:玉做成的镜台。此处当指定情之物。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温公(峤)丧妇,从姑刘氏,家值乱离散,惟有一女,甚有姿慧。姑以属公觅婚。公密有自婚意,答云:‘佳婿难得,但如峤比云何?’姑云:‘丧乱之余,气粗存活,便足慰吾余年,何较希汝比。’却后少日,公报姑云:已觅得婚处,门地粗可,婿身名宦,尽不减峤。因下玉镜台一枚。姑大喜。既婚,交礼,女以手披纺扇,抚撑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果如所ト。’”晋代温峤丧妻后欲娶姑母的女儿,用玉镜台作为定礼。此后,“玉镜台”就有象征婚约的意思。

"梅蕊宫妆困":都是把自己打扮成时髦的梅花宫妆,已经厌倦得毫无兴趣了。

# 困:含时间久了,人老花黄的意思。,梅蕊宫妆:指梅花妆。贵族妇女的一种面饰,即在眉心间画五瓣梅花,故名。《太平御览》时序部引《杂五行书》云:“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妆是也。”相传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正月初七睡卧在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在公主的额头成五出花,擦拭不掉,官女们见了都觉得很美,竟相作这样的装扮。

"今岁未还家":至今还不见心上人回来,

# 未还家:清·周铭编《林下词选》《历代诗余》作“不归家”。

"怕见江南信":极想收到他的书信,又怕那信里报告他在外遇到不测的消息。

# 江南信:咏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酒从别后疏":自从和他分别以后,我酒也少喝了,

"泪向愁中尽":而在秋思中流尽了眼泪。

"遥想楚云深":我朝朝暮暮都挂念着羁旅在江南的心上人,

# 楚云:比喻女子秀美的发髻。楚,楚国,战国七雄之一。上阕“江南”即属此地。

"人远天涯近":他去的地方可比“天涯”还要遥远啊。

# 人远天涯近:人与人的空间距离较天涯要近,可心理距离却比天涯还远。此处指双方音讯香然,相隔遥远。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生查子》是宋代朱淑真创作的一首闺怨词。这首词描写思妇对远方游子的思念之情,通过“年年玉镜台”“怕见江南信”等句,展现女子既期盼音讯又担忧不归的矛盾心理。全词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练笔触勾勒日常生活场景,不事雕饰却情意深长。下片“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以具体细节递进表现相思之苦,结尾“人远天涯近”巧妙运用空间对比,将抽象的思念之情具象化。词作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细腻,展现了闺中女子对爱情的深切期盼与内心愁绪。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宋代作家

朱淑真(?~?),宋代作家。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今安徽歙县)。出身仕宦家庭,幼聪慧,喜读书,文章幽艳,擅长丹青,通晓音律。相传因婚嫁不满,抑郁而终。朱淑真的诗作造语婉丽流畅,自然清新,形象鲜明生动,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其词意境凄凉,哀婉动人,擅长运用白描手法准确刻画人物的神态。主要作品有《愁怀》《诉愁》《旧愁》《生查子》等。著有《断肠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生查子》是一首表现闺情的词作,其作者归属历来存疑。明代杨金本《草堂诗余》等词选将其收录为李清照词,而元代杨朝英《乐府新编·阳春白雪》等文献则署为朱淑真所作,另有《词林万选》等版本归为朱希真词。由于缺乏确凿证据,至今难以定论,其具体创作年代亦不可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怨词,写的是女子在岁末盼不到游子归家,既渴望收到江南来信,又害怕信中带来失望。词中用白描手法勾勒出女子矛盾的心理,不刻意渲染,却把思念之情写得真切动人,展现了女子对远方之人单纯而深挚的牵挂。

2. 写作手法

心理描写:“怕见江南信”生动刻画女子既期盼远方音讯又害怕收到书信的复杂心理,通过这种欲迎还拒的矛盾心态,深刻揭示其思念之切与担忧之深。白描:“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以简净笔触勾勒女子梳妆场景,不施浓墨重彩,仅用“玉镜台”与“宫妆”两个典型意象,便传神刻画出闺中女子百无聊赖的情态,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3. 分段赏析

“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这两句以“年年”起笔,强调时光流逝之漫长。女子年复一年独对玉镜台梳妆,精心描画梅花宫妆,却因无人欣赏而意兴阑珊。玉镜台既是日常梳洗之物,又暗含婚恋期许(典出《世说新语》中温峤以玉镜台为聘礼的典故)。梅花妆本为彰显美貌,如今却让她感到困倦,这种精心装扮与心灰意懒的对比,凸显出女子因长期独守空闺而产生的倦怠心理。“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直述女子当下的矛盾心境。眼看今年又将过去,远行人依旧未归,她既日夜期盼消息,又害怕真的收到江南来信。这种“盼又怕”的心理,源于对坏消息的恐惧:或恐信中告知归期再延,或恐传来不测变故。作者通过这一细节,将思妇患得患失的焦虑刻画得入木三分,比单纯写相思更显情感张力。这种矛盾心理,与五代佚名《鹊踏枝》中“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有异曲同工之妙。“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下阕转入别后生活的具体描写。自从离别,她便很少饮酒,既因无人对酌,更因借酒消愁愁更愁;而终日以泪洗面,竟至泪水流干。这两句通过“酒疏”“泪尽”的递进描写,表明她的思念已渗透日常起居,连宣泄愁绪的途径都被漫长的等待耗尽。一个“尽”字,既写泪水流干,更暗示愁苦之深已至极致,无法再以泪水排解。“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结尾将空间距离与心理感受并置。她遥想江南楚地云雾深处的行人,明明地理上只是天涯之隔,却因归期渺茫而觉得比天涯更远。这种违背常理的感受,恰说明阻隔他们的不仅是山水,更是现实的无奈。其中“楚云”与上片“江南”呼应,构成空间上的延续;“天涯近”的悖论式表达,将无形的心理距离具象化,留下绵长余韵。全词在空间上由镜前闺阁推至江南楚地,再收回至“天涯”之思,形成回环往复之势。

4. 作品点评

此词运笔简练,不事雕饰,如绘画中的白描手法,仅以墨线勾勒,不施色彩,却能以简驭繁,以少胜多,予人无限想象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近世所谓大曲。苏小小《蝶恋花》、邓千江《望海潮》、苏东坡《念奴娇》、辛稼轩《摸鱼子》、晏叔原《鹧鸪天》柳耆卿《雨霖铃》、吴彦高《春草碧》、朱淑真《生查子》、蔡伯坚《石州慢》、张子野《天仙子》。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七“燕南芝庵先生唱论”

# 曲尽无聊之况。(“泪向”“遥想”二句旁批)是至情,是至语。

明赵世杰《古今女史》卷十二,转引自《李清照资料汇编》三

# 韵味自胜。以词胜。凄艳芊绵,情词俱胜。

清陈廷焯《云韶集辑评》卷十,自《白雨斋词话全编》

# 朱淑真词,才力不逮易安,然规模唐五代,不失分寸。如“年年玉镜台”及“春已半”等篇,殊不让和凝、李珣辈。惟骨韵不高,可称小品。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吴芾《咏松》

下一篇:宋·高观国《忆秦娥·栖乌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