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思量":思前想后,
"还叵耐":只觉无奈。
"因甚当初":为何当初,
"故故相招买":偏要招惹情债。
"早是幽欢多障碍":原本我们的幽会就已经充满了重重阻碍。
"更遣分飞":如今更要被迫分离,
"脉脉如天外":彼此含情脉脉却远如天际,难通音讯。
"有心怜":我满心怜惜着你,
"无计奈":却又无计可施。
"两处厌厌":只能看着两人都因相思而精神萎靡,
"一点虚恩爱":昔日那一点点恩爱如今也仿佛成了虚幻。
"独上高楼临暮霭":傍晚时分,我独自登上高楼,面对苍茫的暮霭。
"凭暖朱阑":久久凭靠着红色的栏杆,直到把栏杆都暖热了,
# 朱阑:一作“朱栏”
"这意无人会":可我这份孤寂的心意,却没有任何人能理解。
宋代词人
杜安世(?~?),宋代词人。字寿域,一作名寿域,字安世,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其致力于作词,词多写羁旅、相思。其词风清丽疏快,不避俚俗,有民歌风味。尽管陈振孙评价其“词亦不工”,《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词“往往失之浅俗,字句尤多凑泊”,但他的一些词如《卜算子》《玉阑干》也纤巧工致,婉约可诵。
1. 分段赏析
“尽思量,还叵耐”:反复思量仍难以忍受离别之痛,“叵耐”二字直白道出内心的煎熬。“因甚当初,故故相招买”:反问当初为何故意靠近彼此,暗含对缘分的懊悔与矛盾,凸显爱恨交织的复杂心绪。“早是幽欢多障碍”:本应美好的相守却充满阻碍,暗示外界压力或命运捉弄,为离别埋下伏笔。“更遣分飞,脉脉如天外”:分离后遥遥相望,目光如天际般渺远,无声的凝视中饱含深情与无力感。“有心怜,无计奈”:虽心怀怜惜却无能为力,道尽爱而不得的苦涩,情感真挚却无奈。“两处厌厌,一点虚恩爱”:分隔两地后,曾经的浓情褪为“虚恩爱”,“厌厌”二字刻画出彼此的疲惫与疏离。“独上高楼临暮霭”:黄昏时分独登高楼,暮色苍茫的景色烘托出孤寂氛围,与“凭暖朱阑”形成冷暖对比。“这意无人会”:结尾点睛,强调无人能懂的孤独,情感戛然而止却余韵悠长,深化了全词的苍凉感。
上一篇:宋·宋白《惜别诗》
下一篇:宋·贺铸《石州引·薄雨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