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禽林栖啾唧语":野外的鸟儿在树林里栖息,发出啾唧的叫声。
"闲庭院、":寂静的庭院里、
"残阳将暮":残余的夕阳即将落下。
"兰堂静悄珠帘窣":华美的厅堂安静悄寂,珠帘轻轻晃动发出窣窣声。
"想玉人、":想念那如美玉般的人、
"归何处":不知他回到哪里去了。
"喜鹊几回薄无据":喜鹊多次飞来却没有什么凭依。
"愁都在、":忧愁都在、
"双眉头聚":两道眉毛之间聚集。
"凄凉方感孤鸳侣":感到凄凉时才发觉自己如同孤独的鸳鸯伴侣。
"对夜永、":面对漫长的夜晚、
"成愁绪":愁绪满怀。
宋代词人
杜安世(?~?),宋代词人。字寿域,一作名寿域,字安世,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其致力于作词,词多写羁旅、相思。其词风清丽疏快,不避俚俗,有民歌风味。尽管陈振孙评价其“词亦不工”,《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词“往往失之浅俗,字句尤多凑泊”,但他的一些词如《卜算子》《玉阑干》也纤巧工致,婉约可诵。
1. 分段赏析
上片:“野禽林栖啾唧语,闲庭院、残阳将暮”,开篇描绘了野外的鸟儿在树林里栖息并发出啾唧叫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闲庭院”强调了环境的寂静,“残阳将暮”则点明了时间,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为全词奠定了惆怅的基调。“兰堂静悄珠帘窣,想玉人、归何处”,这句词中“兰堂静悄”进一步渲染了寂静的氛围,“珠帘窣”则增添了一份动态感。“想玉人、归何处”直接抒发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表现出词人的牵挂和担忧。下片:“喜鹊几回薄无据,愁都在、双眉头聚”,这句词中“喜鹊”在传统文化中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但这里“几回薄无据”却暗示了喜鹊带来的并非好消息,表达了词人盼望消息却无果的失望。“愁都在、双眉头聚”形象地描绘出忧愁的神态,将词人的内心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凄凉方感孤鸳侣,对夜永、成愁绪”,这句词中“凄凉方感孤鸳侣”强调了孤独寂寞之感,“孤鸳侣”则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伴侣的思念。“对夜永、成愁绪”则将这种愁绪推向高潮,面对漫长的夜晚,词人的愁绪更加深沉,表达了无尽的哀愁。
上一篇:宋·方以智《忆秦娥·花似雪》
下一篇:宋·陆游《倚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