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èn
·
·
shì
zhì
qiān
zhōng
liáng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shì
zhì
qiān
zhōng
liáng
nián
guò
shí
cháng
yǎn
róng
huá
yuán
shì
mèng
shēn
hòu
shēng
míng
zhī
yíng
yíng
duān
wèi
shuí
xìng
yǒu
tíng
jiǔ
fáng
jiǎn
zhǐ
shī
yōu
yún
luó
zhāo
cǎi
yào
jìng
yuàn
xuān
chuāng
duì
guī
zhēn
chī

译文

做官做到有丰厚的俸禄是很容易的,但活到七十岁却常常很难。眼前的荣华富贵只是一场梦,死后的名声也无法知晓。人生忙碌奔波到底是为了谁呢?幸好有酒楼可以买酒喝,何妨在纸上写写诗呢。清晨去幽谷采摘草药,傍晚在安静的庭院里对棋。如果还不肯归隐,那才是真的傻。

逐句剖析

"仕至千钟良易":做官做到有丰厚的俸禄是很容易的,

# 千钟:谓千钟禄,禄米有千钟之多。钟,量粟的单位,古以六斛四斗为一钟,一说十斛为一钟。官职亦高。

"年过七十常稀":但活到七十岁却常常很难。

# 年过七十常稀: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眼底荣华元是梦":眼前的荣华富贵只是一场梦,

"身后声名不自知":死后的名声也无法知晓。

"营营端为谁":人生忙碌奔波到底是为了谁呢?

# 端:端的,到底。,营营:奔走周旋以求富贵显达。

"幸有旗亭沽酒":幸好有酒楼可以买酒喝,

# 旗亭沽酒:旗亭,市楼,市井间的酒楼。沽酒,买酒。

"何妨茧纸题诗":何妨在纸上写写诗呢。

# 茧纸:古代的一种名贵而厚实如蚕茧的纸张。

"幽谷云萝朝采药":清晨去幽谷采摘草药,

"静院轩窗夕对棋":傍晚在安静的庭院里对棋。

"不归真个痴":如果还不肯归隐,那才是真的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破阵子·仕至千钟良易》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对仕途与归隐生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功名的反思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上片指出功名利禄的虚幻,而归隐生活则更加真实和自在。下片描绘了归隐后的闲适生活,如饮酒、题诗、采药、对棋等,展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热爱。这首词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破阵子·仕至千钟良易》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写于淳熙八年(1181)至淳熙十二年(1185)期间,这首词创作于陆游被罢官归隐山阴期间。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因主和派的排挤,多次被贬。淳熙年间,他被弹劾罢官,退居故乡山阴。在这一时期,陆游经历了从官场到田园生活的转变。他深刻体会到功名的虚幻和归隐生活的宁静,这种思想的转变成为这首词的核心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破阵子·仕至千钟良易》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对仕途与归隐生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功名的反思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上片指出功名利禄的虚幻,而归隐生活则更加真实和自在。下片描绘了归隐后的闲适生活,如饮酒、题诗、采药、对棋等,展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热爱。

2. 写作手法

对比:词的上阕通过“仕至千钟良易”与“年过七十常稀”的对比,突出了功名易得而人生易逝的矛盾。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功名的虚幻,也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情景交融:“幸有旗亭沽酒,何妨茧纸题诗”“幽谷云萝朝采药,静院轩窗夕对棋”,将自然景色与生活情趣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反问:词中“营营端为谁”以反问的形式,质疑追求功名的意义,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肯定。

3. 分段赏析

上阙:“仕至千钟良易,年过七十常稀。”诗人指出,官至高位(千钟)看似容易,但实际上取决于机遇,而这种机遇往往不可控。相比之下,活到七十岁虽然也不容易,但更多取决于个人的养生之道。这里,诗人暗示了人生的两大主题:功名与寿命,前者更多依赖外部机遇,后者则更多掌握在自己手中。“眼底荣华元是梦,身后声名不自知。”诗人进一步指出,眼前的荣华富贵终究是虚幻的,而死后名声更是无法掌控的。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看破,认为这些外在的东西并不值得追求。“营营端为谁。”诗人以反问的语气,质疑那些为功名奔波的人到底为了什么。通过这一问,诗人表达了对功名的否定,认为这种追求是毫无意义的。下阙:“幸有旗亭沽酒,何妨茧纸题诗。”诗人描绘了归隐生活中的乐趣,如在酒楼买醉、在纸上题诗。这些简单而纯粹的活动,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享受。“幽谷云萝朝采药,静院轩窗夕对棋。”诗人进一步描写归隐生活的细节,如清晨到幽谷采药,傍晚与邻翁对弈。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不归真个痴。”诗人以“不归真个痴”作为总结,强调了归隐生活的美好。他认为,那些不肯归隐的人,才是真正愚蠢的人。这句话不仅是对归隐生活的肯定,也是对功名利禄的彻底否定。

4. 作品点评

《破阵子·仕至千钟良易》这首词通过对仕途与归隐生活的反复思考,展现了陆游内心的纠结与挣扎。还乡之后,陆游的思想始终被一个矛盾所困扰:一方面是对功名的看破与否定,另一方面是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享受。这种矛盾如同一团乱麻,解了缠、缠了解,始终无法彻底理清。然而,正是这种反复的思考,使得作品充满了深刻的情感与哲理,展现了陆游对人生意义的不断探索和对归隐生活的深刻感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庭《醉花阴》

下一篇:宋·孙道绚《南乡子·春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