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uàn
shā
·
·
jiāng
cūn
dào
zhōng

朝代:宋作者:范成大浏览量:3
shí
西
chóu
shú
dào
xiāng
jǐn
槿
huā
luò
zhú
cháng
chuí
chuí
shān
guǒ
guà
qīng
huáng
nóng
zhī
qiū
chén
rùn
yún
zhē
yīn
liáng
fēi
gài
róng
zhuāng

译文

灿灿的十里平畴,飘来扑鼻的稻香,红艳艳的木槿花开在农舍的竹篱旁,迎风摇曳的毛竹又青又长,青黄相间的累累山果,笑盈盈地挂在枝头上。秋天的早晨雾气渐浓,湿润的空气令人清爽,正午的薄云又遮住了太阳,更不用随从张盖护住我的戎装。

逐句剖析

"十里西畴熟稻香":灿灿的十里平畴,飘来扑鼻的稻香,

# 畴:田地。

"槿花篱落竹丝长":红艳艳的木槿花开在农舍的竹篱旁,迎风摇曳的毛竹又青又长,

# 槿花:是木槿或紫槿的花。正因其多色艳,可做欣赏植物,也可以作为一种中药使用,同时可以食用。

"垂垂山果挂青黄":青黄相间的累累山果,笑盈盈地挂在枝头上。

# 垂:挂着,挂在。

"浓雾知秋晨气润":秋天的早晨雾气渐浓,湿润的空气令人清爽,

# 秋晨:秋天的早晨。

"薄云遮日午阴凉":正午的薄云又遮住了太阳,

# 午:正午时分。,遮日:遮住了太阳。

"不须飞盖护戎装":更不用随从张盖护住我的戎装。

# 戎装:词人当时为四川制置使,故戎妆出游,带有随从张盖遮荫。,飞盖:用以遮荫的篷盖。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浣溪沙・江村道中》是南宋范成大的词作。上阕描绘江村道上所见,十里稻田稻香四溢,槿花飘落、竹丝悠长,山果青黄相间,尽显乡村秋日独特风貌。下阕写感受,晨雾知秋气润,薄云带来午间阴凉,表达对自然的喜爱及渴望回归的心情。全词语言质朴,巧用意象,将所见所感自然融合,生动展现田园风光,体现词人对乡土的深厚情感,别具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南宋时期,范成大曾任四川制置使,川蜀等地与金国接壤,常需戒备,他出行常着戎装。在一次戎马生涯中的江村道上,他看到沿途的田园风光,被那质朴的乡村景致所触动,于是创作了这首《浣溪沙・江村道中》,以抒发对自然和乡土的热爱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田园乡村题材的词。描绘了词人戎装巡行江村道中所见的十里熟稻、槿花竹丝、垂垂山果等秋日乡村风光,以及晨雾知秋、薄云遮日的感受,借乡村自然景象,表达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归返自然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融情于景:全词无论是上阕对田园风光的描绘,还是下阕对晨雾、薄云的描写,都融入了词人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如“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借自然景象传达出惬意之感。对比:下阕“薄云遮日午阴凉”与“不须飞盖护戎装”形成对比,以薄云遮日的天然阴凉与飞盖护戎装相比,突出自然之美带来的自由舒适,衬托出词人对归返自然的向往。意象组合:上阕“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将稻田、槿花、竹丝、山果等多个乡村常见意象组合,勾勒出秋日乡村的优美画卷,让读者直观感受到乡村的独特风貌与丰收景象。

3. 分段赏析

上阕着重描绘江村道上的所见之景。“十里西畴熟稻香”,极目远眺,十里平坦的田地里,稻穗已然金黄,微风轻轻拂过,新谷的香气悠悠飘来,瞬间勾勒出乡村秋日丰收的热闹氛围。“槿花篱落竹丝长”,农家的篱笆前,素净的槿花簌簌飘落,一丛丛青竹修长挺拔,竹丝在秋日阳光里闪烁着微光,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垂垂山果挂青黄”,词人骑马至果木繁茂的山冈下,抬头便能瞧见,枝头挂满果实,青的尚未成熟,黄的已散发着成熟的光泽。这三句犹如三个紧密相连的画面,生动展现了秋日农村的独特风貌。而且随着词人的行进,视角不断转换,读者仿佛跟着词人的脚步,一同领略江村道上的美妙风光,词人对乡村生活与自然景物的喜爱之情,也悄然融入这景物描写之中,让读者感同身受。下阕则聚焦于词人在江村道上的内心感受。上阕虽说也是感受,但更侧重于通过景物传达情绪。“浓雾知秋晨气润”,清晨时分,浓重的雾气弥漫在田野间,词人借此敏锐地察觉到秋天的到来,还感受到空气格外湿润。以往都说“一叶知秋”,可范成大却另辟蹊径,发现浓雾也能知秋,这般从艺术角度提炼出的生活哲理,十分新颖独特。“薄云遮日午阴凉”,到了中午,薄云恰到好处地遮住太阳,带来丝丝凉意,这与“不须飞盖护戎装”相呼应,意思是有了薄云这天然的“太阳伞”,人便能享受自然的阴凉,远比用车前飞盖遮阳惬意得多。这背后,实则寄托着词人的想法:回归大自然,远比身着戎装忙于政事要自在洒脱得多,这也正是这首小令蕴含的深层情感。

4. 作品点评

《浣溪沙・江村道中》极具文学价值。写作特色鲜明,上片以颜色变换为线索,从远及近勾勒田园景致,先写十里熟稻金黄飘香,再到槿花红与竹丝青,最后呈现山果青黄相间,生动展现乡村丰收盛景,尽显田园诗才。下片写旅途感受,借“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等句,巧妙融入对自然的独特体验与喜爱。在文学史上,它丰富了田园词的创作,展现范成大对乡土的深厚眷恋。虽无特别突出的名句,却凭借清新质朴的风格,将田园风光与个人情感紧密融合,生动呈现出乡村秋日的魅力,也侧面反映出词人对和平生活的期许,为后世了解宋代田园生活与文人心态提供了宝贵视角。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小词纯由景见情,无一赘语。在艺术表现上颇有特色,堪称这类小令中的佳作。

现代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尊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李清照《失调名》

下一篇:宋·邵雍《观物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