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最爱秋光好":每年我都最爱秋天的景色,
"病起逢秋合赋诗":病愈后逢秋,正适合写诗。
"丛菊渐黄人醉后":菊花渐渐变黄,人们在醉意中欣赏,
"孤灯初暗雨来时":孤灯初暗,秋雨悄然降临。
"旧书细读犹多味":旧书细细品读,仍有无穷韵味,
"老态相寻似有期":岁月催人老,老态似乎如期而至。
"早信为农胜觅禄":早知务农胜过追求功名利禄,
"一生虚作虎头痴":一生追求功名,却不过是徒劳一场。
# 虎头痴:晋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尝为桓温及殷仲堪参军,谢安深器重之。善画。画人不点睛。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时称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以赏官虎头将军,人称虎头痴。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年年最爱秋光好,病起逢秋合赋诗。”诗人开篇点明自己对秋天的喜爱,这种喜爱是年复一年的,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特殊情感。诗人提到“病起逢秋”,说明自己刚刚从病中恢复,逢此秋光,不禁诗兴大发,想要赋诗以抒怀。这种喜爱与病愈后的欣喜交织在一起,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隐含了诗人对自身健康的感慨。首联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既有对秋天的喜爱,也有对自身境遇的淡淡哀愁,引出下文对秋景与人生感悟的描写。颔联:“丛菊渐黄人醉后,孤灯初暗雨来时。”诗人从室外写起,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丛菊渐黄”点明了秋天的特征,菊花在秋风中逐渐变黄,象征着秋天的成熟与收获。诗人提到“人醉后”,暗示自己在秋光中饮酒,借酒消愁,也体现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沉醉。下句“孤灯初暗雨来时。”则转到室内,描绘了一幅孤灯初暗、秋雨将至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菊花的渐黄是静态的,而雨来则是动态的,动静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从室外的醉酒赏菊到室内的孤灯听雨,诗人的情感也从对自然的喜爱转向内心的孤独与沉思。颈联:“旧书细读犹多味,老态相寻似有期。”诗人从自然景物转向日常生活,提到“旧书细读犹多味。”,表现了他对读书的热爱,即使读的是旧书,依然能从中品味出无穷的乐趣。下句“老态相寻似有期。”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衰老的感慨。岁月无情,老态逐渐显现,诗人似乎已经感受到了衰老的临近。读书的乐趣与衰老的无奈形成对比,既有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一联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既有对知识的热爱,也有对岁月的无奈。尾联:“早信为农胜觅禄,一生虚作虎头痴。”诗人回顾自己的一生,发出感慨。“早信为农胜觅禄”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认为务农比追求官职更加自在。下句“一生虚作虎头痴”则是对自己的批评。诗人曾为官多年,追求功名,如今看来,这种追求似乎有些盲目和虚妄。这一联是诗人对一生的总结和反思,既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有对功名的失望和自责。通过对自己一生的回顾,诗人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功名的淡然,升华了诗歌的主题。
上一篇:宋·黄升《鹧鸪天·暮春》
下一篇:宋·施枢《觉苑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