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
sài
zuò

朝代:唐作者:王维浏览量:1
yán
chéng
wài
liè
tiān
jiāo
bái
cǎo
lián
shān
huǒ
shāo
yún
kōng
shí
qiū
píng
yuán
hǎo
shè
diāo
qiāng
xiào
wèi
zhāo
chéng
zhàng
jiāng
jūn
liáo
jiǎo
gōng
zhū
hàn
jiā
jiāng
huò
piáo
yáo

译文

居延城外胡人正在狩猎,白草连天大火漫天燃烧。暮云下旷远的沙漠纵马飞驰,秋日里辽阔的平原正好射雕。护羌校慰坚守阵地登上障堡,破虏将军勇猛出击夜渡辽河。那镶玉的剑,角饰的弓,战马戴着珠络头,朝廷要赐给得胜的将军:勇如汉朝的霍嫖姚。

逐句剖析

"居延城外猎天骄":居延城外胡人正在狩猎,

# 猎天骄:是说强悍的少数民族首领带着人马打猎。天骄:即“天之骄子”,汉代时匈奴恃强,自称“天之骄子”,即老天爷的爱子。这里借称唐朝的吐蕃。猎:本意为打猎,会猎。,居延城:也叫居延塞。故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一带。居延:古县名,在今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北部。

"白草连山野火烧":白草连天大火漫天燃烧。

# 野火烧:状战火纷飞。,山:一作“天”。,白草:又名芨芨草、席箕(又作“萁”)草,生长于戈壁沙漠中,秋冬干枯时呈白色。《汉书·西域传》颜师古注:“白草似莠而细,无芒,其干熟时正白色,牛马所嗜也。”王先谦补注:“冬枯而不萎,性至坚韧。”

"暮云空碛时驱马":暮云下旷远的沙漠纵马飞驰,

# 时驱马:正在奔驰的猎马。,空碛:空荡无边的大沙漠。碛:沙漠。,暮云:晚上的云彩与烟雾相接。

"秋日平原好射雕":秋日里辽阔的平原正好射雕。

# 好射雕:正好是打猎的时候。射雕:泛指用箭射空中的禽鸟。雕:鹰类性凶猛。,平原:平坦的原野。,秋日:秋天的时节。

"护羌校尉朝乘障":护羌校慰坚守阵地登上障堡,

# 朝乘障:早晨登上遮虏障。乘障:同乘鄣。谓登城守卫。遮虏障,西汉时为了防止匈奴内侵,在居延一带修筑了一道遮虏障,一种防御工事。,护羌校尉:这里指唐廷守边的将领。

"破虏将军夜渡辽":破虏将军勇猛出击夜渡辽河。

# 辽:辽河,在今辽宁省。此处借指黑河。,破虏将军:指汉昭帝时中郎将范明友。此指唐朝守边的将领。

"玉靶角弓珠勒马":那镶玉的剑,角饰的弓,战马戴着珠络头,

# 珠勒马:马勒口上用宝珠装饰,指骏马。珠勒:用珠宝装饰的马的嚼口。皆言天子赏赐之贵重,亦衬托出将军的英武。,玉靶角弓:用美玉镶把柄的剑,用兽角装饰的弓。玉靶:柄上镶玉的剑,一说为饰玉的辔头,另一说为饰玉的弓。

"汉家将赐霍嫖姚":朝廷要赐给得胜的将军:勇如汉朝的霍嫖姚。

# 霍嫖姚:即霍去病,西汉抗击匈奴的名将,官至骠骑将军。此处借指崔希逸。,汉家将赐:汉朝就要赏赐。这里指唐廷就要赏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出塞作》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边塞诗。诗中先描绘了吐蕃猎手大规模打猎的场景,渲染紧张氛围,展现敌方的勇猛,暗示边关局势紧张。接着刻画唐军将士行动迅速、积极御敌,体现出高昂士气与优良作风。最后点明赏功慰军之意。写作手法上,前半部分以侧面描写展现敌方情况,后半部分正面描绘唐军。通过场面渲染和对比,突出了战争氛围与唐军风貌。全诗格调雄浑豪放,既描绘了边塞的紧张局势,又歌颂了唐军的英勇善战,在展现边塞生活与战争主题的作品中独具特色,是王维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出塞作》由唐代王维所作。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击败吐蕃,当时王维任职监察御史,他奉朝廷之命出塞宣慰。在此期间,他目睹边塞的紧张局势和唐军的军事行动,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诗,也是一首边塞诗。诗中描绘了居延城外吐蕃人打猎时声势浩大的场面,展现其勇猛强悍,暗示边情紧急;又刻画了唐军将士面对军情紧迫时,迅速进军的情景,体现出唐军高昂的士气与雷厉风行的作风;最后点明赏功慰军的主题。全诗通过对边塞紧张局势和唐军行动的描写,既展现了边关的风云变幻,也歌颂了唐军的英勇善战。

2. 写作手法

对比:将吐蕃人的活动与唐军“朝乘障”“夜渡辽”的行动进行对比,突出了唐军应对边情时的迅速果断,以及高昂的士气和雷厉风行的作风。用典:末句“汉家将赐霍嫖姚”,以汉代名将霍去病作比,暗示了唐军将领的英勇善战,也表达了对将士们的赞赏,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3. 分段赏析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语言上,“连天”“野火烧”炼字精妙,生动展现出打猎场景的宏大。表达技巧方面,运用渲染手法,描绘出吐蕃打猎时的盛大场面,以“猎火”暗指战火,渲染边关紧张氛围,同时勾勒出塞外白草遍布的景色形象,为全诗奠定紧张基调。“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从形象塑造看,刻画了吐蕃健儿在暮云沙漠驱马、秋日平原射雕的画面,展现其勇猛强悍。语言风格上,质朴自然却极具画面感。表达技巧上,通过典型场景侧面烘托边情紧急,如风俗画般的描写使读者更能感受到塞外的紧张与粗犷。“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语言上,对仗精工,“朝”“夜”二字增强节奏感。表达技巧上,运用用典,借汉代武官名指唐军将士,同时以“朝乘障”“夜渡辽”泛写军事行动,突出军情紧迫与唐军行动迅速,体现出唐军昂扬的士气和雷厉风行的作风,言简意赅却内涵丰富。“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内容主题上,点明赏功慰军的主旨。表达技巧上,再次用典,以汉代霍去病比崔希逸,赞颂边帅功绩,丰富诗歌内涵,收束自然得体,给人以回味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顾况《宫词五首(其二)》

下一篇:唐·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