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ǎo
yuán
shǒu
sān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cūn
nán
cūn
běi
shēng
shuǐ
xīn
yāng
màn
màn
píng
xíng
biàn
tiān
qiān
wàn
què
cóng
lín
xué
chūn
gēng

译文

村南村北到处传来鹁鸪鸟欢快的叫声,水田里新插的秧苗,整整齐齐,与水面相平。我曾走遍了天涯海角,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如今却向邻居老伯学习春耕的技艺。

逐句剖析

"村南村北鹁鸪声":村南村北到处传来鹁鸪鸟欢快的叫声,

# 鹁鸪:一作鹁鸠。鸟名,又名鹁鸠。

"水刺新秧漫漫平":水田里新插的秧苗,整整齐齐,与水面相平。

# 水刺新秧漫漫平:刚插的秧苗露出水面的尖叶几乎同水面一样平。水刺新秧,出水如刺的秧苗。 水刺,一作刺水。

"行遍天涯千万里":我曾走遍了天涯海角,经历了无数的风雨,

"却从邻父学春耕":如今却向邻居老伯学习春耕的技艺。

# 邻父:邻家的老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小园四首(其三)》是南宋诗人陆游所作。此诗围绕乡村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融入之情。首联描绘了村南村北鹁鸪鸣叫,水田中新秧整齐、水波荡漾的春日田园景象;颔联写诗人虽行遍天涯,但此时却向邻家老翁学习春耕。运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诗人毫不掩饰地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渴望融入诗句中,无论是对田园风光的描绘,还是对自身参与农事行为的叙述,都直接传达出内心的情感;同时以“行遍天涯”的经历与“学春耕”的当下形成对照,突出诗人心境转变。作品在南宋田园诗中,以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展现出陆游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其诗歌风格的多样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淳熙八年(1181),57岁的陆游于十月自江西回山阴,次年正月才到家,《小园》四首即写于这一时期。陆游一生心系国家,渴望收复失地,却报国无门才归居田园。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田园诗。描绘了村南村北鹁鸪鸣叫、水田新秧整齐的春日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行遍天涯后,回归田园向邻翁学习春耕,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之情。这是一首写田园生活题材的七言绝句,借乡村春耕景象写出了诗人对宁静质朴田园生活的眷恋与融入。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在这两句中,诗人自述走遍天涯海角,历经千万里的行程后,回到家乡向邻居老翁学习春耕之事。描述了自身丰富的游历经历以及回归田园、学习农事的行为。直接抒发了对过往漂泊游历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回归田园、学习农事这种闲适生活的向往与认同,蕴含着一种对宁静质朴生活的追求,也流露出放下过往奔波、回归本真的心境。

3. 分段赏析

开篇“村南村北鹁鸪声,水刺新秧漫漫平”从听觉和视觉角度入手,村南村北鹁鸪的叫声,营造出乡村热闹而自然的氛围;水田中刚插上的秧苗,一片平整,展现出田园的清新与生机,为后文情感的抒发做铺垫。“行遍天涯千万里,却从邻父学春耕”诗人将自己曾经行遍天涯的经历与如今向邻居学习春耕的场景对比,“却”字转折,凸显出诗人在经历世事之后,不得不退居田园的心境,其中蕴含着壮志未酬的无奈和对现实的些许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石孝友《望海潮·离情冰泮》

下一篇:宋·辛弃疾《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