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o
·
·
duō
qíng

朝代:宋作者:石孝友浏览量:3
duō
qíng
gèng
zhuàng
zhuó
duō
qíng
xīn
shí
fēn
xiàng
jìn
mén
liè
xīn
cháng
piān
yǒu
gòng
fēng
liǎo
rén
zhǐ
wèi
宿
shì
yuān
jiā
bǎi
máng
fāng
zhī
méi
qián
chéng
ā
shuí
huài
què
cái
míng
dào
jīn
dōu
yīn
shì
méi
xīng
ér
hèn

译文

我已是多情的人,偏偏碰上了,这么个多情的你。我把这一颗心,全部向着你。任凭其他人,怎么坏心肠挑拨,偏是心里只有你。和你荣辱与共。我痴迷狂呆,也只为了个你。前世的冤家,在这纷繁忙碌中,我才更了解你。地位低微没前程,世上有谁像你这样。如今我坏了自己的才名,落到这一步,都是因为你。这怪你自己。我也一点儿也没怪你恨你。

逐句剖析

"我已多情":我已是多情的人,

"更撞著、":偏偏碰上了,

"多情底你":这么个多情的你。

"把一心、":我把这一颗心,

"十分向你":全部向着你。

"尽他们":任凭其他人,

"劣心肠、":怎么坏心肠挑拨,

# 劣:此处有“美好”的意思。

"偏有你":偏是心里只有你。

"共你":和你荣辱与共。

"风了人、":我痴迷狂呆,

# 风了人:使人发疯。风,即疯,颠狂。人:女子自称。

"只为个你":也只为了个你。

"宿世冤家":前世的冤家,

# 冤家:情人的爱称。宋陈亚《阁情》:“拟续断来弦,待这冤家看。”,宿世:佛教指过去的一生,即前生。《法华经·授记品》:“宿世因缘,吾今当说。”

"百忙里、":在这纷繁忙碌中,

"方知你":我才更了解你。

"没前程、":地位低微没前程,

"阿谁似你":世上有谁像你这样。

# 阿谁:谁。

"坏却才名":如今我坏了自己的才名,

"到如今、":落到这一步,

"都因你":都是因为你。

"是你":这怪你自己。

"我也没星儿恨你":我也一点儿也没怪你恨你。

# 星儿:一星半点儿。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惜奴娇·我已多情》是南宋词人石孝友所写的一首词,这是一首以独木桥体写的恋情词。这首词表现的是一对情侣的相互对话。上片中,男方率先打破羞涩,以直白热烈的话语倾诉爱意,随后女方也予以回应,字里行间尽显她对这段感情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到了下片,男方试图通过夸赞自己的才华来博得女方欢心,不料反遭女方打趣调侃,不过这场小小的“交锋”并未影响两人感情,最终以重归于好收尾。全词将情侣之间赤诚纯粹的爱恋刻画得淋漓尽致,遣词造句简洁质朴、平易近人,充满民间词特有的鲜活气息与蓬勃生命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石孝友(?~?),南宋词人。字次仲,籍贯南昌(今属江西)。乾道二年进士。因仕途不顺,不慕富贵,隐居丘壑以终。石孝友能诗,以词知名。其词长调多投献之作,风格端庄;小令以男女情爱、离愁别绪为主题,善用俚语、俗语。清人李调元誉之为“词中白描高手”(《雨村词话》)。代表作品有《眼儿媚》《阮郎归》《浪淘沙》《惜奴娇》等。著有《金谷遗音》。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石孝友直至晚年方考取进士,一生郁郁不得志,虽有卓越才学却难展抱负,仕途坎坷崎岖。他不慕荣华富贵,最终选择归隐山林。其词作常以通俗俚语描绘男女间的情情爱爱。《惜奴娇·我已多情》这首作品深受民间文化影响,与民间词有着深厚渊源,二者血脉相连,该词具体创作年份不详。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以独木桥体写的恋情词,词中以男女对话的形式,生动展现了情侣间热烈真挚的爱恋、俏皮诙谐的互动,尽显二人亲密无间的甜蜜情感与浓厚的生活气息。

2. 分段赏析

从词的上片对话来看,男女双方显然正处于热恋期。男方表现得尤为主动,毫不掩饰地直率吐露心声。开篇便自陈心意,点明二人皆是多情之人,相互倾心爱慕,一句“把一心,十分向你”,更彰显出他的深情与坚定——即便旁人百般阻挠、恶意中伤,他对女方的情意也始终坚定不移。这番真挚热烈的表白,瞬间勾勒出一个大胆、专一的恋人形象,令人为之动容。相较之下,女方的回应则含蓄委婉许多。她并未直接表明心迹,而是先从周遭环境切入,巧妙地绕开话题,随后顺势道出自己的心意:尽管外界有诸多恶意诽谤与不实传言,但她心意已决,认定了眼前人,满心满眼只有对方一人。与他交好相伴,甘愿为他痴迷沉醉。“尽”“偏”“只”三个虚词的运用,看似轻描淡写,却精准地展现出她柔中带刚的性格特点,也凸显出她突破外界压力、自主选择爱情的果敢与坚定。下片中,男子以“宿世冤家”称呼恋人,生动贴切,尽显亲昵。在民歌中,用“冤家”作为恋人的昵称极为常见,而“宿世”二字,更赋予这段感情一种命中注定的浪漫色彩,仿佛他们的相遇相恋是前世就已定下的缘分。所谓“情深意浓,彼此牵系,宁有死耳,不怀异心”,越是以嗔怪之语相向,越能体现二人感情的深厚亲密。一句“百忙里、方知你”,仿佛能让人看到男子半是讨好、半是炫耀的神态,既感叹相见恨晚,又想借机展现自己的才华。然而,女方并未顺着他的心意附和,反而毫不留情地打趣道:“没前程、阿谁似你。”这般调侃,让男子瞬间陷入尴尬境地。急于挽回颜面的他,慌乱中脱口而出将未取功名归咎于恋情,却不料正中女方下怀。女方佯装嗔怒,男子则急忙解释,再三表明自己毫无怨言。这场你来我往的对话,最终以二人重归于好收场,寥寥数语,便将恋爱中情侣间的俏皮互动展现得淋漓尽致,充满戏剧性与生活气息,字里行间仿佛能看见二人对话时的神态动作,极具生动传神的艺术感染力。

3. 作品点评

整首词以男女对话贯穿始终,上下片浑然一体,感情层层递进,无明显分段界限。人物对话与心理变化紧密相连,过渡自然流畅,一气呵成。词作摒弃华丽辞藻,生动呈现出恋人之间打情骂俏的鲜活场景。风格独特,专写男女恋情却纯净质朴,洋溢民歌风味。人物语言口语化、个性化十足,是恋情词中少见的风格。这正是石孝友词的最大特色,通过简朴的语言描写传达最真实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通首不用韵,只以十个你字成韵。元人书皆本此。

清诗人李调元《雨村词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丁谓《垂虹亭》

下一篇:宋·仲殊《醉花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