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uān
sǎn
guān
yǒu
gǎn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2
shàng
kuáng
xià
cǎo
jūn
shū
èr
shí
bào
zhì
shí
yóu
sǎn
chén
cāng
jiān
shān
chuān
pán
jìng
zhōng
shì
gòng
zhuàng
tuó
xián
yáng
chéng
qín
hàn
zhī
wáng
ǎi
gōng
shì
shēng
chūn
ān
cóng
wáng
shī
xùn
sǎo
yíng
huáng
huáng
hán
hǎi
tōng
zhōu
chē
shì
yān
zhào
lái
qīng
xiān
dāng
yíng
miào
huà
jiǔ
piān
shī
hán
qīng
dōu
guān
shòu
shàng
shòu
寿
ān
gōng
zhèng
guān
chū
zhàng
yuàn
lóu
shū
zhì
hào
zuì
dǎn
kōng
mǎn

译文

飞身上马前去奋击猖狂的胡虏,下得马来又忙草拟军中的文书。二十岁时就有这样的雄心大志,五十岁了不料还是个瘦弱穷儒。大散关和陈仓间有壮丽的山川,河流弯曲盘旋呵山上草木扶疏,义士身上凝聚一股刚劲的气概,可同他们一起去实现伟业宏图。咸阳古城周围的地势高低起伏,这一带曾经是秦汉两汉的故都。如今帝王气象混杂在雾霭之中,从前的宫室满是一片春草荒芜。怎样才能跟随着王师出征北伐?扫清道路好迎接君王回到故土?函谷关和黄河一带成了太平地,四面八方车船往来畅通无拦阻。士兵良马从燕赵地区挑选而来,布绸是打青州徐州运来的货物。重建京城先要营造君王的祖庙,再依次来修筑四面八方的街路。派遣的一支队伍捉住了金国国主,观看受降仪式京里人倾城而出。宫廷里举杯进酒庆贺北伐胜利,要把贞观间繁盛景象重新恢复。大丈夫哪天能够实现这个心愿,便是死了一生也就没白白虚度。志向远大要实现却是渺茫无期,醉酒后一身是胆也是空无用处。

逐句剖析

"上马击狂胡":飞身上马前去奋击猖狂的胡虏,

# 狂胡:指金人。

"下马草军书":下得马来又忙草拟军中的文书。

"二十抱此志":二十岁时就有这样的雄心大志,

"五十犹癯儒":五十岁了不料还是个瘦弱穷儒。

# 癯儒:瘦弱书生。癯(qú),瘦。

"大散陈仓间":大散关和陈仓间有壮丽的山川,

# 陈仓:古地名,在今陕西宝鸡。

"山川郁盘纡":河流弯曲盘旋呵山上草木扶疏,

# 盘纡:盘曲迂回。,郁:树木茂密。

"劲气钟义士":义士身上凝聚一股刚劲的气概,

# 钟:专注;凝聚。

"可与共壮图":可同他们一起去实现伟业宏图。

# 图:谋划。

"坡陀咸阳城":咸阳古城周围的地势高低起伏,

# 坡陀:险阻不平的样子。(tuó)陀:一作“陁”。

"秦汉之故都":这一带曾经是秦汉两汉的故都。

"王气浮夕霭":如今帝王气象混杂在雾霭之中,

# 夕霭:黄昏的烟雾。,王气:王者之气,即王朝的气运。

"宫室生春芜":从前的宫室满是一片春草荒芜。

# 春芜:春天的杂草。

"安得从王师":怎样才能跟随着王师出征北伐?

# 王师:指南宋军队。

"汛扫迎皇舆":扫清道路好迎接君王回到故土?

# 皇舆:皇帝的车驾。舆,车。,汛扫:清除。

"黄河与函谷":函谷关和黄河一带成了太平地,

# 函谷:关名,在今河南灵宝。

"四海通舟车":四面八方车船往来畅通无拦阻。

"士马发燕赵":士兵良马从燕赵地区挑选而来,

# 燕赵:战国时国名,均在黄河以北,故可代指北方。

"布帛来青徐":布绸是打青州徐州运来的货物。

# 青徐:古州名,青州和徐州均以产绫绢著称。

"先当营七庙":重建京城先要营造君王的祖庙,

# 七庙:古代礼制,天子有七个祖庙。,营:建造。

"次第画九衢":再依次来修筑四面八方的街路。

# 九衢:(qú)再依次来修筑四面八方的街路。

"偏师缚可汗":派遣的一支队伍捉住了金国国主,

# 可汗:这里指金主。,偏师:指全军的一部分,以别于主力。

"倾都观受俘":观看受降仪式京里人倾城而出。

# 倾都:城中所有居民。

"上寿大安宫":宫廷里举杯进酒庆贺北伐胜利,

# 大安宫:唐代宫殿名,此处借指宋宫。,上寿:献酒祝寿。

"复如正观初":要把贞观间繁盛景象重新恢复。

# 正观:即贞观,唐太宗年号(627-649),为唐朝的强盛时期。

"丈夫毕此愿":大丈夫哪天能够实现这个心愿,

# 毕:完成。

"死与蝼蚁殊":便是死了一生也就没白白虚度。

# 殊:不同。

"志大浩无期":志向远大要实现却是渺茫无期,

# 期:限度。

"醉胆空满躯":醉酒后一身是胆也是空无用处。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观大散关图有感》是南宋陆游所作的五言诗。陆游借观图抒发情怀,年少便怀抱“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壮志,却至五十仍未得偿。诗中先描绘大散关等地山川及咸阳故城之景,既展现现实中战乱后的荒芜,又通过想象勾勒出王师出征、收复失地、国家复兴的场景,如会师燕赵、重建都城、擒缚敌首等。全诗运用虚实结合手法,饱含爱国豪情,尽显其渴望收复山河、建功立业却壮志未酬的复杂情感,读来令人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观大散关图有感》由南宋陆游创作。乾道九年(1173)十月,陆游暂代嘉州知州一职,在此期间他观看了宋金交界要塞的大散关图。当时陆游所处的嘉州,曾是唐代边塞诗人岑参任职刺史之地,岑参诗中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对陆游产生了深刻影响,加之陆游自身收复失地、报国雪耻的强烈愿望,促使他写下此诗以抒发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边塞题材的诗。诗中陆游先申述自己从年少立志抗敌到五十岁仍壮志未酬的经历;接着借观看大散关图,描绘出大散关等地山川及咸阳故城景象,展现现实中战乱后的破败;随后通过想象,勾勒出王师出征、收复失地、国家复兴的繁荣画面;最后倾诉出自己无奈的悲楚。全诗通过现实与想象的交织,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的渴望以及强烈的爱国情怀。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大散陈仓间,山川郁盘纡”描绘大散关和陈仓一带山川曲折盘绕的景象,既展现出地理的险要,也借此景表达诗人对在这片土地上成就壮志的向往;“坡陁咸阳城,秦汉之故都。王气浮夕霭,宫室生春芜”,描写咸阳城这一秦汉故都在夕霭中的景象,宫殿荒芜,通过景色传达出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以及渴望恢复故土的情感。直抒胸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二十抱此志,五十犹癯儒”,直接表明自己从二十岁起就怀抱征战抗敌、起草军书的志向,可到五十岁还只是一介瘦弱书生,抒发了壮志未酬的无奈;“安得从王师,汛扫迎皇舆”,直白地表达了希望能跟随王师,扫清敌人迎接皇帝还都的强烈愿望;“丈夫毕此愿,死与蝼蚁殊”,直接抒发作为大丈夫完成恢复中原心愿,死也不同于蝼蚁的豪情壮志,展现出高尚的报国情怀。

3. 分段赏析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短短两句,勾勒出一位全能的爱国志士形象,既能跃马疆场抗击外敌,又能下笔书写军机文书,展现出诗人渴望投身战斗、为国效力的豪情壮志,语言简洁有力。“二十抱此志,五十犹癯儒”:“二十”与“五十”形成鲜明的时间对比,“抱此志”和“犹癯儒”对比强烈,生动地体现出诗人空有报国之志,却因岁月流逝仍未实现抱负,只能做一介清瘦书生的无奈与悲哀。“大散陈仓间,山川郁盘纡”:此句描写大散关到陈仓一带的山川,“郁盘纡”形象地写出山川地势的曲折、郁郁葱葱的状态,为后文写此地能孕育忠义之士做铺垫,借景抒情,表达对这片土地的关注与热爱。“安得从王师,汛扫迎皇舆”:“安得”强烈地抒发了诗人急切渴望能够跟随王师,清扫故土,迎接皇帝车驾回归的心情,直接表达了收复失地、渴望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丈夫毕此愿,死与蝼蚁殊”:诗人直抒胸臆,表明大丈夫若能实现收复失地等愿望,死也与蝼蚁不同,死得其所,凸显了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怀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志大浩无期,醉胆空满躯”:再次强调自己志向远大,然而实现之日遥遥无期,只能借酒壮胆,“空”字道尽了理想难以实现的无奈与悲愤。

4. 作品点评

《观大散关图有感》是陆游诗作中的佳作,具有颇高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在风格上,继承并发扬了陆游一贯的豪放与沉郁,情感真挚浓烈,无论是对往昔壮志的追忆,还是对收复故土的渴望,都能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其内心的波澜。从内容而言,生动展现了南宋时期山河破碎的景象,以及像诗人这般爱国志士的抱负与无奈,为研究当时社会环境和文人心态提供了生动素材。其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的手法运用娴熟,使情感表达自然流畅又极具感染力,激励着后世之人坚守爱国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诗人的志愿无法实现,只能在沉醉中成为空有醉胆的瘦弱书生。

现代江守义《中国古典文学精品屋·陆游》

# 《观大散关图有感》就是一首充满着爱国豪情的壮丽诗篇。

现代陆坚《陆游诗词赏析集》

# 面对一幅边境地图,诗人的思绪如滔滔江水,联翩而下,由大散关一带山河的雄壮、志士的忠义联想到尽复失地、北伐胜利的情景;进而更描绘了一幅胜利后重建旧都、中兴国家的蓝图。就在这豪兴遄飞、神驰万里之际,结尾两句却笔锋陡转,由幻想跌落到现实之中,与前面的描写形成强烈对比。

现代张永鑫,刘桂秋《陆游诗词选译》

# 陆游是南宋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年轻时就立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跟毛泽东学史》

# 放翁爱国诗中功名之念,胜于君国之恩。

现代钱钟书《谈艺录》

# 忠愤蟠郁,自然形见,无意于工而自工。

清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御选唐宋诗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萧德藻《樵夫》

下一篇:宋·范成大《五杂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