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ǎng
chuān
·
·
lán
chái

朝代:唐作者:王维浏览量:1
qiū
shān
liǎn
zhào
fēi
niǎo
zhú
qián
cǎi
cuì
shí
fēn
míng
lán
chù
suǒ

译文

秋山收敛了落日的余晖,倦飞的鸟儿鼓动着翠羽,鸣叫着互相追逐遁入山林。此时鲜艳翠绿的山色分外明显,傍晚山林的雾气丝丝缕缕飘忽不定。

逐句剖析

"秋山敛余照":秋山收敛了落日的余晖,

# 敛余照:收敛了落日的余晖。

"飞鸟逐前侣":倦飞的鸟儿鼓动着翠羽,鸣叫着互相追逐遁入山林。

"彩翠时分明":此时鲜艳翠绿的山色分外明显,

# 彩翠:倦飞的鸟儿鼓动着翠羽,鸣叫着互相追逐遁入山林。

"夕岚无处所":傍晚山林的雾气丝丝缕缕飘忽不定。

# 无处所:飘忽不定。,夕岚:傍晚山林的雾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辋川集·木兰柴》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人通过对秋山、飞鸟、夕照、山岚和彩翠的描写,活画出一幅秋山暮霭鸟归图,展现了秋天傍晚大山中的生机与绝美。王维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即景寓情和情景交融的手法。他通过捕捉夕照中的飞鸟、山岚和彩翠的明灭闪烁,表现了事物刹那生灭、无常无我的禅意。诗中的“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瞬息变幻,也暗示了世间万物的虚幻不实。这首诗意境优美,色彩鲜明,展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色。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传达了深邃的禅意,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幅绝美的秋山暮霭图中。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辋川集·木兰柴》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了辋川别业,并与好友裴迪一同隐居于此。他们共同游览辋川的二十处胜景,并各自为每一处景致作诗,最终编成《辋川集》。《木兰柴》是其中的第六首,描绘了辋川别业中“木兰柴”这一景点的自然景色。王维在辋川别业的生活是其“亦官亦隐”的重要体现。他精心经营辋川别墅,与裴迪等好友在此赋诗、游历,享受着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木兰柴》正是他在这一时期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的体现。这首诗通过对傍晚时分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秋山暮霭的绚烂与宁静,同时也隐含了王维对自然和禅意的深刻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辋川集·木兰柴》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山水田园诗。这首诗描写了傍晚时分,天色无光而明的短暂时刻的自然景物,通过夕照中的飞鸟、山岚和彩翠的明灭闪烁,展现出秋天傍晚大山中富有生机而绝美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这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洁,画面感强,展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风格。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2.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诗中“秋山敛余照。”描绘了静态的山峦在夕阳余晖中逐渐暗淡的景象,而“飞鸟逐前侣”则展现了动态的飞鸟追逐伴侣归巢的画面。这种动静结合的手法,使画面富有层次感和生机。对比:王维通过对光影变化的捕捉,展现了秋山的斑斓色彩。“彩翠时分明。”一句,通过光影的明灭变化,表现了色彩的瞬间之美,使画面更加生动。借景抒情:“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隐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刻。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秋山敛余照。”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山峦的景象,落日的余晖逐渐收敛,山峰在光影中若隐若现。诗人以“敛”字生动地表现出山峦在暮色中的静谧与沉稳。“飞鸟逐前侣。”则描写了鸟儿成群归巢的场景,鸟儿追逐着前面的伙伴,展现出一种生机与动态。这一句动静结合,以飞鸟的灵动衬托出秋山的宁静。后两句:“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彩翠时分明。”描绘了山林中色彩斑斓的景象,翠绿的树叶在光影中显得格外分明。诗人通过对色彩的捕捉,展现了秋日山林的绚丽多彩。“夕岚无处所。”则写出了傍晚时分,山间雾气消散的景象。

4. 作品点评

《辋川集·木兰柴》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境,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内心的宁静完美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犹是《鹿柴》之余。

宋刘辰翁《王孟诗评》

# 钟云:此首殊胜诸咏,物论恐不然。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顾云:是咏木兰柴一时景色逼人,造化尽在笔端矣。

清吴煊、黄培芳《唐贤三昧集笺注》

# 令人心目俱远。

清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于武陵《西归》

下一篇:唐·罗隐《姥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