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荷偏宜重":肩负重任本就适合承担更重的担子,
"经纶别有源":治理国家的才能自有其根源。
"雪山真将相":您如雪山般沉稳,是真正的将相之才,
"赤壁再乾坤":功绩堪比赤壁之战,能重塑天地格局。
"奄忽人千古":忽然间,人已永逝留名千古,
"凄凉月一痕":只余清冷月光如一道痕迹,满是凄凉。
"世无生仲达":如今世上再无像司马懿那样的对手,
"好手未须论":即便有高明的人才,也不必再论高下了。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负荷偏宜重,经纶别有源”:开篇直赞逝者的才能与担当:“负荷偏宜重”,言其天生适合肩负重任,越沉重的担子越能彰显其能力;“经纶别有源”,则点出其治理天下的才略并非偶然,而是有深厚的根源与天赋。两句以平实的议论起笔,奠定对逝者推崇的基调,对仗工整中见沉稳力度,为后文铺展其功绩埋下伏笔。颔联:“雪山真将相,赤壁再乾坤”:以生动比喻深化对逝者的赞誉。“雪山真将相”,以雪山的巍峨、沉稳喻指逝者如真正的将相般坚毅可靠,品格与地位兼具;“赤壁再乾坤”,则以赤壁之战“扭转乾坤”的典故,赞其功绩足以重塑大局,影响深远。两句意象宏大(雪山、乾坤),将抽象的才能与功绩具象化,尽显对逝者历史地位的高度肯定。颈联:“奄忽人千古,凄凉月一痕”:笔锋陡转,由生前功绩转向猝然离世的悲戚。“奄忽人千古”,写生命消逝之快,虽留名千古,却已阴阳相隔;“凄凉月一痕”,以清冷的“月痕”作景,将逝者身后的孤寂与世间的悲凉融入其中,以景衬情,画面感与哀伤氛围交织,情感由推崇转为沉痛。尾联:“世无生仲达,好手未须论”:以典故收束,感慨更深。“生仲达”代指如司马懿般的劲敌,此句言逝者离世后,世间再无匹配的对手;“好手未须论”,则进一步叹惋:即便有其他能人,因无旗鼓相当的较量,其价值也难以彰显。看似说“无需论高下”,实则暗含“唯有逝者配称真英雄”的推崇,将对逝者的惋惜与敬仰推向极致,余味悠长。
上一篇:宋·李纲《苏武令·塞上风高》
下一篇:宋·陆游《水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