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末芙蓉花":枝条最顶端的辛夷花,
# 木末芙蓉花:即指辛夷。辛夷,落叶乔木。其花初出时尖如笔椎,故又称木笔,因其初春开花,又名应春花。花有紫白二色,大如莲花。白色者名玉兰。紫者六瓣,瓣短阔,其色与形似莲花,莲花亦称芙蓉。辛夷花开在枝头,故以“木末芙蓉花”借指。芙蓉花:此指辛夷花,因芙蓉花与辛夷花形相似,花色相近。
"山中发红萼":在山中绽放着鲜红的花萼,红白相间,十分绚丽。
# 萼:花萼,花的组成部分之,由若干片状物组成,包在花瓣外面,花开时托着花瓣。
"涧户寂无人":涧口一片寂静杳无人迹,
# 涧户:一说指涧边人家;一说山涧两崖相向,状如门户。
"纷纷开且落":随着时间的推移,纷纷怒放,瓣瓣飘落。
# 且:又。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写景诗。诗中描绘了山中辛夷花在枝头绽放,而后纷纷飘落的景象,同时刻画了寂静无人的涧户环境。诗人通过对辛夷花从盛开到凋零过程的描写,以及融入周围清幽孤寂的环境,营造出落寞的氛围,表达了一种对时代环境的寂寞之感,也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描绘了辛夷花在山中绽放又飘落,以及寂静无人的涧户之景,将自己对时代环境的寂寞感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融入到这清幽孤寂的画面之中,借自然之景抒发内心复杂情感。反衬:以乐景衬哀情,诗中辛夷花在山间绽放,呈现出鲜艳明丽之景(乐景),然而所处环境却是“涧户寂无人”的幽僻空寂之地,无人欣赏其美。这种美好花朵与寂静无人的环境形成反差,以辛夷花开放的乐景反衬出其无人问津的落寞与孤寂(哀情),含蓄地表达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对生命境遇的思考。
3. 分段赏析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从形象塑造看,“木末芙蓉花”精准描绘辛夷花生长于枝头末端的姿态,以“芙蓉花”作比,生动展现其含苞待放时如荷花般艳丽的模样。“山中发红萼”则将其置于山间背景,一个“发”字,让辛夷花在春天到来时绽放的动态感跃然纸上,呈现出一派绚烂春光。从语言角度,用词精妙,“木末”准确点明位置,“红萼”色彩鲜明,简洁勾勒出辛夷花高标傲世之态。在表达技巧上,通过细腻描写,为后文情感表达蓄势。“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内容主题上,诗人将辛夷花置于“涧户寂无人”的幽僻环境,花开花落皆无人问津。这种情境下,辛夷花自开自落,展现出顺应自然本性、不依赖外界赏誉的姿态,寄寓着诗人对生命本真状态的思考。从表达技巧讲,以动衬静,“纷纷开且落”的动态与“寂无人”的静态形成鲜明对比,更显环境空寂;同时,运用反衬手法,以辛夷花热烈的开落反衬无人欣赏的落寞。从情感主旨看,诗人以禅心观照,在空寂中凸显生命的律动,既传达出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与欣赏,也隐含着自身对人生境遇的复杂感慨。
4. 作品点评
《辛夷坞》是王维诗作作品。全诗写作特色鲜明,王维善于从平凡的辛夷花中发现美。他以细致入微的笔墨,勾勒出辛夷花在枝头绽放的鲜明形象,“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生动呈现其艳丽姿态,巧妙营造出“涧户寂无人”环境气氛,让辛夷花自开自落,尽显自然质朴的精神气质,全诗中情景交融,借花的开落寄寓对自然生命的感悟,蕴含着禅意。
# 此诗每为禅宗所引,反令减价,只就本色观,自是绝顶。
明邢昉《唐风定》
# 摩诘深于禅,此是心无挂碍境界。虽在世中,脱然世外,令人动海上三山之想。
清刘宏煦《唐诗真趣编》
# 东坡《罗汉赞》:“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世称妙悟,亦即此诗之意境。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 顾云:其意不欲着一字,渐可语禅。
宋刘辰翁《王孟诗评》
# 幽极。借用楚词,因颜色相似也。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刻意取远味。
清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 思致平淡闲雅,亦自可爱。
清吴煊、黄培芳《唐贤三昧集笺注》
# 幽淡已极,却饶远韵。
清李锳《诗法易简录》
上一篇: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下一篇:唐·杜甫《赠花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