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ǎn
chūn
gǎn
shì
shǒu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shào
nián
xián
yáng
shēn
qīng
dié
kuáng
chǎng
biān
wàn
rén
kàn
qiū
qiān
xià
chūn
máng
fēng
guāng
liú
zhuǎn
hún
zuó
zhì
cuī
zhǐ
shāng
yǒng
dōng
zhāi
dàn
shì
mén
sǎo
fén
xiāng

译文

年少时我骑马进入咸阳城,身姿像鹘一样轻盈敏捷,心情如蝴蝶般狂放不羁。蹴鞠场上,我尽情驰骋,引得万人围观,在秋千架下,我整个春天都忙忙碌碌地嬉戏玩耍。时光流转,如今的风景似乎和当年一样,但我的志向却遭受挫折,只能独自悲伤。白天漫长,我在东斋里清闲无事,只能关上房门,扫地焚香,独自打发时光。

逐句剖析

"少年骑马入咸阳":年少时我骑马进入咸阳城,

"鹘似身轻蝶似狂":身姿像鹘一样轻盈敏捷,心情如蝴蝶般狂放不羁。

# 鹘:鸷鸟名。即隼。

"蹴鞠场边万人看":蹴鞠场上,我尽情驰骋,引得万人围观,

"鞦韆旗下一春忙":在秋千架下,我整个春天都忙忙碌碌地嬉戏玩耍。

"风光流转浑如昨":时光流转,如今的风景似乎和当年一样,

# 风光:光景,时光景物。

"志气低摧只自伤":但我的志向却遭受挫折,只能独自悲伤。

"日永东斋淡无事":白天漫长,我在东斋里清闲无事,

"闭门扫地独焚香":只能关上房门,扫地焚香,独自打发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晚春感事四首(其四)》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以今昔对比为核心,通过追忆少年时骑马入咸阳的飒爽英姿、蹴鞠场万人瞩目的风采,与暮年东斋独坐焚香的孤寂形成强烈反差,抒发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沉痛感慨。全诗语言凝练,风格沉郁顿挫,既展现了陆游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也体现了其“诗史”特质,堪称南宋爱国诗人暮年心境的典型写照。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比:以少年“鹘似身轻蝶似狂”的矫健狂放与晚年“闭门扫地独焚香”的孤寂消沉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生境遇的巨大落差,强化壮志未酬的沉痛感慨。比喻:“鹘似身轻蝶似狂”以鹘鸟的轻盈矫健和蝴蝶的狂放不羁作喻,生动展现少年骑马入城时的飒爽英姿与蓬勃朝气。借景抒情:“风光流转浑如昨”借自然景色依旧暗喻时光流逝,通过不变的风光反衬人事变迁,含蓄抒发物是人非的怅惘之情。细节描写:“闭门扫地独焚香”以关门、扫地、焚香等细微动作,具象化呈现晚年孤寂生活,折射出内心的落寞与对现实的无奈。

2. 分段赏析

《晚春感事四首(其四)》首联“少年骑马入咸阳,鹘似身轻蝶似狂”,运用比喻,将少年时的自己比作轻盈的鹘和狂放的蝶,生动展现出少年骑马入咸阳时的英姿飒爽、意气风发,洋溢着青春活力。颔联“蹴鞠场边万人看,鞦韆旗下一春忙”,描绘了少年在蹴鞠场受万人瞩目、于秋千架下一春嬉戏忙碌的场景,从侧面烘托出少年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热闹非凡,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颈联“风光流转浑如昨,志气低摧只自伤”,形成今昔对比,感慨时光流逝,风景依旧,而自己的志气却遭受挫折,只能独自哀伤,蕴含着壮志未酬的痛苦与无奈。尾联“日永东斋淡无事,闭门扫地独焚香”,通过“闭门”“扫地”“焚香”等动作细节描写,刻画了晚年在东斋中孤独、清闲、寂寥的生活状态,进一步强化了内心的落寞与对现实的无奈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初冬》

下一篇:宋·柳永《锦堂春·林钟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