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节序暗相催":任凭时节更替暗暗地相互催促,
"历日尘生懒看来":可我任由日历上积满灰尘,懒得去翻看。
"却是石榴知立夏":倒是那石榴花仿佛知道立夏的到来,
"年年此日一花开":每年的这个日子都会准时绽放一朵花。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1. 写作手法
拟人:“却是石榴知立夏”将石榴花人格化,赋予其感知节气的主动性,以“知”字凸显自然生命对时序的敏锐呼应,暗含诗人对草木遵时的歆羡。对比:前两句“懒看来”的倦怠与后两句“知立夏”的鲜活形成情感反差,既强化诗人对时光流逝的超然态度,又反衬出自然规律的恒常与生命力。直抒胸臆:“从教节序暗相催”以“从教”二字直接袒露诗人对时序流转的放任心态,“懒看来”三字更以口语化表达强化主观情感的直白宣泄。
2. 分段赏析
《初夏即事十二解(其四)》首联“从教节序暗相催,历日尘生懒看来”以“从教”二字奠定放任自流的基调,通过“节序暗催”的拟人化表述,将时光的悄然流逝具象化为可感知的动态过程,而“历日尘生”的细节描写则以视觉化的意象强化了诗人对时序更迭的漠视,形成慵懒与紧迫的张力对比。后联“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陡然转折,以“却是”引出自然生命的敏锐感知,将石榴花拟人化为通晓节气的智者,“知”字赋予植物以主动性,与前句“懒看来”的消极态度形成鲜明对照,“年年此日”的重复强调了自然规律的恒常性,暗喻人事易逝而草木永恒的哲思。全诗通过时空维度的对照,将诗人对时光的倦怠与自然的生机盎然并置,在平易语言中蕴含对生命节奏的深刻叩问。
上一篇:宋·宋祁《九日置酒》
下一篇:宋·陆游《临江仙·离果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