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雨催成新绿":在鹁鸠乌的啼叫声中,
# 鸠雨:相传鹁鸠鸟每逢阴天就会将配偶赶走,等到天晴就又将其呼唤回来。因此民间有俗语说道:“天将雨,鸠逐妇。”
"燕泥收尽残红":雨水降落,
"春光还与美人同":春光就好似美人一样。
"论心空眷眷":在分开的时候,
# 眷眷:(juàn juàn),依恋不舍的样子。
"分袂却匆匆":明明心里缱绻不舍,但还是匆匆分开。
# 分袂:袂(mèi),离别,分手。
"只道真情易写":只知道真情是容易表达的,
# 只道:相当于“只知”。
"那知怨句难工":哪里知道分别的离情别绪,
# 工:细致,精巧。,那知:即“哪知”,哪里晓得。
"水流云散各西东":流去、云散后,他们也将分别而各自东西了。
"半廊花院月":离别时,
# 半廊:廊(láng),一半回廊。
"一帽柳桥风":明月照着半个花院,旅途中和风轻轻吹着,像是在诉说着无边的愁绪。
# 柳桥风:指旅途中的和风。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宋词,通过描绘果州春日艳丽的景色和诗人心中交织着对仕途起伏的感慨与即将与某地(或某人)离别的哀愁,展现了陆游作为文人的才情与情感细腻,也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士大夫面对仕途起伏、人生无常时的复杂心境。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陆游巧妙地运用果州春日的美丽景色作为背景,将个人的离别之情与自然景观相融合。通过描绘繁花似锦、绿草如茵等春日景象,营造出一种明媚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从而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词人的内心情感。虚实结合:词中既有对现实景象的描绘,也有对离别后情景的设想。陆游通过“实写”果州的春日景色,以及“虚写”离别后的孤寂与思念,将眼前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整首词既有现实的真实感,又有超越现实的意境美。对比:陆游在词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如春日的明媚与离别的哀愁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张力。象征: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将某些景物或人物作为特定情感的象征,如将果州的春日美景象征着美好的时光与情感,而将离别则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消逝与情感的断裂。
3. 分段赏析
此词开篇即以“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两句对偶精妙,意象纷繁,色彩对比鲜明,自然流畅,对仗严谨,成为上片情感与景象的凝聚点。春光被赋予了美人的特质,两者在相聚时情深意切,难舍难分,而离别之际却同样匆匆,这份比喻贴切而深情,深刻表达了词人对春光的既爱恋又惋惜的复杂情感。“空眷眷”中的“空”字,是离别瞬间的无奈叹息,回首往昔的缠绵仿佛一场空幻,于“分袂却匆匆”之时更显凄楚。此三句融情于景,将浓烈情感化为清新疏朗,虽疏而不失深邃,得益于开篇两句的坚实铺垫,达到了浓淡相宜的艺术效果。转入下片,“只道真情易写”一句,从常理出发,预设了情感的轻易抒发,而“那知怨句难工”则是对实践后深刻体会的感慨,透露出词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水流云散各西东”不仅描绘了春光易逝的景象,也隐喻了词人与果州及友人的离别,天时与人事在此刻交织成一幅难以挽留的画面。“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两句再次以工整的对偶,勾勒出离别前后的不同景致。前者描绘了离别前夜的静谧与美好,月光温柔地洒在半廊花院;后者则刻画了旅途中的清新与惬意,柳桥轻风中,词人帽影摇曳。这两句虽未直接言情,却字里行间洋溢着轻快与愉悦,情感浓郁而又含蓄,展现出词人在自然美景中寻得的心灵慰藉。
4. 作品点评
《临江仙·离果州作》是一首情感真挚深沉、景物描写生动传神、艺术手法高超精湛、思想内涵丰富深刻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陆游作为南宋著名词人的卓越才华和深厚情感底蕴,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欣赏和品味宋词之美的绝佳范例。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广泛赞誉和喜爱。
下一篇:宋·宋祁《侨居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