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潘佑羡杨花":多情的潘佑羡慕那自由自在的杨花,
"出入千家复万家":它们飘进飘出千家万户。
"少日壮心都失去":年轻时的壮志豪情如今都已消逝,
"老年新事不知佗":到了老年对新鲜事物也不再关心。
# 佗:一作他。
"诗中罪过人多恕":诗中曾犯过错的人大多得到了原谅,
"酒里功劳我自夸":在酒意中我常常自我夸耀曾经的功劳。
"犹有一般牢落处":可仍然有让我感到失落的地方,
"交亲太半在天涯":可仍然有让我感到失落的地方,亲朋好友大半都远在天涯。
理学家,“北宋五子”之一
邵雍(1011~1077),北宋理学家。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卒后赐谥康节。先祖为范阳(治今河北涿州)人,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后人称“百源先生”。屡授官不赴。邵雍是理学象数派创立者,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其诗多为随口成章的闲适之作,诗风平易明畅,语言浅近通俗而往往寓以理趣机锋,亦有被讥为有韵之语录者,是宋代理学诗的代表,又被称为“击壤体”。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感怀诗。介绍了暮春时节诗人的所见所感,描绘了杨花自在飞舞的景象,体现了诗人随着年龄增长,少壮时的壮志豪情已消逝,对新事物不再关注的状态。同时营造出一种宽容看待他人过错,在酒中回味自身功劳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因大半亲友远在天涯而产生的孤独、失落之感。
2. 分段赏析
《暮春吟》这首诗中“多情潘佑羡杨花,出入千家复万家”,借“潘佑羡杨花”这一典故起笔,以杨花自由自在出入千家万户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闲适又略带羡慕的氛围,为全诗奠定情感基调,也暗示诗人对自由无拘生活的向往。“少日壮心都失去,老年新事不知佗”,直接抒发情感,直白地表达出自己随着年龄增长,年轻时的壮志豪情已不复存在,对于老年时外界的新鲜事物也不再关心,体现出岁月流逝带来的心境变化。“诗中罪过人多恕,酒里功劳我自夸”,展现出诗人的处世态度和自我认知。“诗中罪过人多恕”体现出他的宽容豁达;“酒里功劳我自夸”则是在酒意中对自己过往经历和成就的回味与肯定,带有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感慨。“犹有一般牢落处,交亲太半在天涯,“牢落”一词点明诗人内心的孤寂,指出尽管有豁达的一面,但仍然有让自己感到失落的地方,即大半亲朋好友远在天涯,进一步深化了孤独惆怅的情感。
下一篇:宋·汪应辰《再用前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