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庵湿蛰似龟藏":我像乌龟一样藏在潮湿的庵中躲避寒冷,
"深夏暄寒未可常":深夏时节天气忽暖忽寒没有一定的规律。
"昨日蒙絺今挟纩":昨天还穿着细葛布衣服,今天却要穿上棉衣,
"莫嗔门外有炎凉":不要嗔怪门外的天气一会儿热一会儿冷啊。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字致能(一作至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范成大以诗著名,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其诗多写景、叙事、咏史、怀古,尤为关注国事民生,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著有《吴船录》《吴郡志》。
1. 写作手法
对比:“昨日蒙絺今挟纩”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将“昨日”穿着细葛布衣服的炎热状态和“今”天穿着棉衣的寒冷状态进行对比,鲜明地突出了天气变化的迅速和无常。通过这种对比,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深夏天气的特点,也为尾句的哲理阐述做了铺垫。比喻:“一庵湿蛰似龟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自己在潮湿寒冷天气中藏在庵里的状态比作龟藏。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天气寒冷潮湿时人的蜷缩状态,使诗句更加具体可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2. 分段赏析
《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其一)》首句描绘了在芒种后的积雨天气里,作者躲在潮湿的庵中,像乌龟一样蛰伏着。“湿蛰”写出了环境的潮湿和寒冷,“似龟藏”则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在这种天气下的状态,生动地展现了天气对人的影响。次句点明了季节是深夏,同时指出在这个季节里,天气的温暖和寒冷是没有规律的,是难以预料的。这句诗起到了总括深夏天气特点的作用,为后文具体描述天气变化做了铺垫。第三句具体描述了天气的急剧变化。“昨日”和“今”形成时间上的对比,“蒙絺”(穿着细葛布衣服)和“挟纩”(穿着棉衣)形成穿着上的对比,突出了一天之内天气从热到冷的巨大转变,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天气的无常。末句由前面的天气变化引发感慨,告诉人们不要嗔怪外界天气的冷热变化。这一句升华了诗歌的主题,从单纯的天气描写上升到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即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外界的变化。
上一篇:宋·潘阆《酒泉子·长忆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