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ái
nàn

朝代:宋作者:张舜民浏览量:3
tāo
tāo
lái
miǎo
miǎo
ruò
nàn
qiě
zuò
tiáo
bǎi
nián
zuò
bǎi
nián
kàn
jìn
hóu
jìng
ěr
jiàn
xīn
mài
chǔ
wáng
gèng
yào
shí
xióng
fán
qīng
bái
wēng
shì
qīng
yáng
zhì
zhuàng
lǎo
shòu
寿
shū
guō
jǐng
chún
jīn
bān
rén
rén
huáng
tiān
liú
qūn
xún

译文

过去的日子像流水一样滔滔不绝,好像很容易就得到了,将来的日子那么遥远模糊,就像面临巨大的困难。过一天就暂且按一天的情况来调适,一辈子不要把它当作能活一百年那样来看待。晋侯竟然最终吃到了新收的小麦,楚王更想要吃到熊的脚掌。不要轻视那些头发花白的老人,不要依仗自己年轻健壮的身体。事物强盛了就会走向衰老啊,人的寿命是不能确定的。嵇康啊,郭璞啊,如今这样的人物算是怎样的人呢,上天为什么不留给他们稍微多活一点的时间呢。

逐句剖析

"去日滔滔似易得":过去的日子像流水一样滔滔不绝,好像很容易就得到了,

"来日藐藐若大难":将来的日子那么遥远模糊,就像面临巨大的困难。

"一日且作一日调":过一天就暂且按一天的情况来调适,

"百年莫作百年看":一辈子不要把它当作能活一百年那样来看待。

"晋侯竟尔见新麦":晋侯竟然最终吃到了新收的小麦,

"楚王更要食熊蹯":楚王更想要吃到熊的脚掌。

"勿轻白发翁":不要轻视那些头发花白的老人,

"勿恃青杨质":不要依仗自己年轻健壮的身体。

"物壮则老矣":事物强盛了就会走向衰老啊,

"其寿不可必":人的寿命是不能确定的。

"嵇叔夜":嵇康啊,

"郭景纯":郭璞啊,

"今般人物如何人":如今这样的人物算是怎样的人呢,

"皇天何不留逡巡":上天为什么不留给他们稍微多活一点的时间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来日大难》是宋代张舜民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诗中围绕“时光易逝、生命无常”展开思考,前四句以“去日易得”“来日大难”形成对比,劝人珍惜当下,莫将百年虚度;中间用“晋侯望新麦”“楚王求熊蹯”的典故,暗指即便贵为君主也难违自然规律,提醒莫轻年老者、勿仗年轻气盛;后四句借“物壮则老”的哲理,以嵇康、郭璞为例,感慨才俊亦难挽生命流逝,最后以“皇天何不留逡巡”的追问,表达对时光匆匆的无奈。全诗语言直白通俗,善用历史典故与生活常理,既有对生命短暂的深沉感慨,也传递出“珍惜当下”的劝诫。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文学家、画家

张舜民(1044?~?),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治平进士,官襄乐令。因作诗嘲讽边事,被贬为监郴州酒税。元祐初,以司马光荐,任监察御史,累擢吏部侍郎。崇宁初,坐元祐党,谪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复集贤殿修撰。其慷慨喜论事,以刚直敢言称。张舜民的诗多表现出对国事民生的关切,如《打麦》描绘了农民劳作辛苦。其慷慨喜论事,善为文,南宋初晁公武谓“其文豪重有理致,而最刻意于诗”。代表作品有《画墁集》《孤愤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去日滔滔似易得,来日藐藐若大难”:开篇以“去日”和“来日”对比,“滔滔似易得”形象地描绘出过去的日子如流水般匆匆而过,让人感觉很容易就消逝了;“藐藐若大难”则将未来的日子形容得渺茫而艰难,奠定了全诗感慨时光和人生的基调。“一日且作一日调,百年莫作百年看”:这是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劝诫,意思是过一天就按照一天的方式去生活,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把百年的人生看得过于长远和沉重,体现出一种活在当下的思想。“晋侯竟尔见新麦,楚王更要食熊蹯”:引用晋侯和楚王的典故,晋侯病中梦到自己寿命不长,看到新麦以为会长寿却还是很快离世;楚成王临死前想吃熊掌,最终也没能如愿。这两个故事说明人生充满了无常,即使是帝王也难以掌控自己的命运,进一步强化了人生无常的主题。“勿轻白发翁,勿恃青杨质。物壮则老矣,其寿不可必”:诗人提醒人们不要轻视白发苍苍的老人,也不要依仗自己年轻力壮,因为事物发展到强壮阶段就会走向衰老,人的寿命长短是难以确定的,揭示了盛极必衰的自然规律,劝人保持平和、谦逊的态度。“嵇叔夜,郭景纯。今般人物如何人,皇天何不留逡巡”:提及嵇康和郭璞两位贤才,嵇康是魏晋时期的名士,郭璞是东晋著名的学者和文学家。诗人感慨当下的人物不如往昔的贤才,质问皇天为什么不挽留时光,让这些贤才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施展才华,流露出对贤才的惋惜和对时光匆匆的无奈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王安石《诉衷情·和俞秀老鹤词·五之一》

下一篇:宋·张耒《蹇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