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ng
qíng
·
·
xiù
lǎo
·
·
zhī

朝代:宋作者:王安石浏览量:3
cháng
shí
huáng
xiàn
méi
jiān
sōng
guì
tóng
pān
měi
yán
tiān
shàng
xīn
kěn
ěr
jīn
dān
lián
shuǐ
jìng
ài
yún
xián
biàn
便
wàng
huán
gāo
yán
wǎn
shāng
shān

译文

平日里修道之人的眉间常泛黄光。我与松树桂树一同高洁挺立。常说天庭生活艰辛劳苦,不肯服食那能让人长生的金丹。偏爱流水的宁静,喜爱浮云的悠闲。就此忘却归返尘世。放声唱起一支歌,山岩溪谷绵延曲折,就好像是当年隐士居住的商山一样。

逐句剖析

"常时黄色见眉间":平日里修道之人的眉间常泛黄光。

"松桂我同攀":我与松树桂树一同高洁挺立。

"每言天上辛苦":常说天庭生活艰辛劳苦,

"不肯饵金丹":不肯服食那能让人长生的金丹。

"怜水静":偏爱流水的宁静,

"爱云闲":喜爱浮云的悠闲。

"便忘还":就此忘却归返尘世。

"高歌一曲":放声唱起一支歌,

"岩谷迤逦":山岩溪谷绵延曲折,

"宛似商山":就好像是当年隐士居住的商山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诉衷情·和俞秀老鹤词·五之一》是宋代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词。词中以鹤为描写对象,上片写鹤眉间常带黄色,与“我”一同攀援松桂,还常说天上生活辛苦,不肯服食金丹求长生;下片写鹤喜爱水的宁静、云的悠闲,以至流连忘返,高歌时岩谷连绵,宛如商山仙境。全词运用拟人的手法,借鹤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闲适生活的向往,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切,营造出清幽淡远的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于舒、荆,又谥文,故世称临川先生、王荆公、王文公。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为相,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推行迭遭阻碍。王安石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诗歌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登飞来峰》《书湖阴先生壁》《元日》等。散文代表作品有《伤仲永》《祭欧阳文忠公文》。文集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后人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开篇“常时黄色见眉间。松桂我同攀”,从人物神态与行动入笔,“黄色见眉间”展现出超脱尘世的气质,“同攀松桂”暗示与仙鹤般的高洁相伴。“每言天上辛苦,不肯饵金丹”,借对“天上辛苦”的厌弃、“不肯饵金丹”的抉择,传递出对世俗求仙虚妄的不屑,凸显淡泊高远追求。下阕“怜水静,爱云闲。便忘还”,以简洁笔触描绘出对宁静水态、闲适云影的喜爱,沉浸其中忘却归返,尽显对自然清逸之境的沉醉。末句“高歌一曲,岩谷迤逦,宛似商山”,以高歌呼应心境,岩谷回音、宛似商山的联想,将眼前之景与古代贤士隐居的商山相联结,寄寓着对超脱世俗、自在闲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慕,词风蕴藉自然,于清淡笔墨中流淌出深远的精神旨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释慧勤《颂古七首·日面佛月面佛》

下一篇:宋·张舜民《来日大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