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éi
huā
shǒu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2
zào
zuò
méi
huā
háo
hèn
chǔ
rén
chēng
fāng
lán
kàn
zhōng
jìn

译文

大自然创造出梅花这一完美的存在,连细微之处都毫无缺憾。楚人常常称赞芳兰的幽香,但仔细比较,兰花终究比不上梅花的高洁。

逐句剖析

"造物作梅花":大自然创造出梅花这一完美的存在,

"毫发无遗恨":连细微之处都毫无缺憾。

"楚人称芳兰":楚人常常称赞芳兰的幽香,

"细看终不近":但仔细比较,兰花终究比不上梅花的高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梅花》是南宋诗人陆游于庆元六年(1200年)冬创作的五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抒怀诗。此诗以梅花为吟咏对象,通过“造物作梅花”的赞叹与“细看终不近”的对比,既描绘了梅花的完美形态,又暗含对其超越群芳的精神特质的推崇。诗中“楚人称芳兰”的典故运用,既体现对传统意象的继承,又以“终不近”的转折突破前人窠臼,赋予梅花新的象征意义。全诗语言质朴而意蕴深远,反映了诗人在退居山阴期间,借咏梅重申对理想人格的坚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拟人:“造物作梅花”将自然赋予人格化的“造物”能力,暗喻梅花是天地精华的完美结晶。对比手法:后两句以“楚人称芳兰”与梅花对比,通过“细看终不近”的评判,凸显梅花超越群芳的独特品质。用典:“楚人称芳兰”化用《楚辞》中以兰喻君子的典故,既暗含对传统审美标准的参照,又以“终不近”的否定强化梅花的卓尔不群。

2. 分段赏析

首句“造物作梅花”以宏大的宇宙视角开篇,将梅花的诞生归因于天地造化,赋予其超越凡俗的神圣性。极致形成张力,既写梅花形态的完美无缺,又暗喻其精神境界的纯粹无瑕。后两句“楚人称芳兰,细看终不近”陡然宕开,以“楚人”的传统审美与诗人的独特评判形成冲突:“芳兰”在《楚辞》中本是高洁象征,但诗人以“细看终不近”的结论颠覆固有认知,既凸显梅花的超凡脱俗,又暗含对世俗标准的反思。全诗通过“造物—对比—评判”的逻辑链条,将梅花塑造为理想化的人格化身,尾句“终不近”的斩截语气,更强化了诗人孤高自许、不与世俗同流的精神立场。此诗表面咏梅,实则是陆游晚年对自身人格的诗意外化,展现了他“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生命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范成大《秦楼月·浮云集》

下一篇:宋·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