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ǎn
hóng

朝代:宋作者:王令浏览量:3
wǎn
hóng
suí
guò
shān
diān
shuí
chā
qīng
yún
dào
guà
xuán
liǎng
chuí
kōng
dào
hǎi
lìng
zhí
jìng
chōng
tiān
kān
ǎi
nán
xiāng
cháng
dào
xié
yáng
lián
hǎo
shǐ
使
lái
néng
yǐn
qiě
jiào
jiǎn
qīng
yuān

译文

傍晚的彩虹伴随着雨越过山顶,是谁把青云像倒挂着的虹一样插在了天上呢。可惜彩虹的两端低垂,一直延伸到大海,却不能笔直地冲向天空。它难以遮蔽傍晚的暮霭,即使到了斜阳映照的时候也显得可怜。真希望它要是口渴的话能尽情畅饮,让溪流和山谷的水减少,让深渊也能变浅。

逐句剖析

"晚虹随雨过山巅":傍晚的彩虹伴随着雨越过山顶,

"谁插青云倒挂悬":是谁把青云像倒挂着的虹一样插在了天上呢。

"可惜两垂空到海":可惜彩虹的两端低垂,一直延伸到大海,

"不令一直径冲天":却不能笔直地冲向天空。

"不堪暮霭难相蔽":它难以遮蔽傍晚的暮霭,

# 难:明本校:一本作能。

"常到斜阳亦可怜":即使到了斜阳映照的时候也显得可怜。

"好使渴来能剧饮":真希望它要是口渴的话能尽情畅饮,

"且教浮壑减清渊":让溪流和山谷的水减少,让深渊也能变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晚虹》是北宋诗人王令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围绕傍晚的彩虹展开,诗人描绘了晚虹随雨出现又渐渐消散的景象,通过对晚虹形态和遭遇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不能尽显其美的惋惜之情。首联将晚虹比作倒挂的青云,形象地描绘出晚虹的形态,给人以直观的视觉感受。颔联对晚虹两垂到海而不能直冲天上的形态表示可惜,赋予晚虹一种壮志未酬的遗憾。颈联进一步描写晚虹难以遮蔽暮霭、在斜阳下显得可怜的情景,强化了惋惜的情感。尾联则通过奇特的想象,希望晚虹能剧饮溪壑之水,让深渊变浅,表达了诗人对晚虹的一种别样期许,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能够发挥更大作用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独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其诗受韩愈、孟郊、卢仝、李贺的影响较深,雄奇豪放,造语精辟,意境渺远。诗作内容多涉及社会现实,或描写社会生活,或抒写政治抱负。写景抒情小诗,清新自然,别具一格。他的史论借古喻今,文笔恣肆。代表作品有《过唐论》《和洪与权逃民》《偶闻有感》等。著有《广陵先生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晚虹随雨过山巅,谁插青云倒挂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傍晚的彩虹伴随着雨越过山顶,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将彩虹比作是被谁插在空中的青云,而且是倒挂着的,形象地展现了晚虹的形态,“随雨过山巅”点明了彩虹出现的背景,给人一种清新、壮阔的感觉。颔联“可惜两垂空到海,不令一直径冲天”,由对晚虹形态的描绘转为对其状态的惋惜。“两垂空到海”描述了彩虹两端低垂,一直延伸到大海的情景,“可惜”一词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认为这样的形态是一种遗憾。“不令一直径冲天”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遗憾,诗人觉得彩虹不应该只是低垂到海,而应该笔直地冲向天空,展现出一种壮志未酬的感慨,深化了对美好事物不能尽显其美的惋惜之情。颈联“不堪暮霭难相蔽,尝到斜阳亦可怜”,继续描写晚虹的遭遇。“不堪暮霭难相蔽”指出晚虹难以遮蔽傍晚的暮霭,说明它的力量微弱,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尝到斜阳亦可怜”则描绘了晚虹在斜阳映照下的样子,“可怜”一词再次强化了诗人的惋惜之情,通过描写晚虹在不同环境下的无奈,进一步突出了美好事物在现实中的困境。尾联“好使渴来能剧饮,且教溪壑减清渊”,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表达了对晚虹的一种期许。“好使渴来能剧饮”希望晚虹如果口渴的话能尽情畅饮,“且教溪壑减清渊”则是希望它能让溪流和山谷的水减少,让深渊也能变浅。这种想象既体现了诗人的天真,也流露出诗人对晚虹能够发挥更大作用、改变现状的渴望,从另一个角度深化了对美好事物能够有所作为的期盼。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贺铸《自讼》

下一篇:宋·佚名《长相思·去年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