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òng
niǎo

朝代:宋作者:王令浏览量:3
zhī
shàng
míng
xià
fēi
tóu
qún
bèi
xiān
ròu
qún
niǎo
zhēng
jué
shī
fǎn
qīn
è
饿
chī
pán
qiě
xià
duó
jìn
qún
què
xuān
xuān
zào
jiū
hèn
dài
huí
xuán
háo
tíng
què
shěn
wēi
zhī
fēi
néng
tiào
liáng
táng
xià
shě
bài

译文

乌鸦们在枝头叽叽喳喳地鸣叫,本想飞落下来,却又几次扑棱着翅膀飞起来。忽然有一只乌鸦冲在鸟群前面,叼起我丢弃的肉块飞走了。其他鸟儿立刻扑腾着争抢,肉块丢失后,它们又凑过来装出亲近羡慕的样子。饥饿的猫头鹰盘旋着向下俯冲,想抢夺肉块却又畏惧退缩。喜鹊们得意洋洋地聚在一起,吵吵嚷嚷像是在怒骂。斑鸠和鸽子遗憾自己没赶上争夺,只能绕着圈子独自哀号。庭院里的麻雀却看得分明,知道这顿肉不是自己能争到的,便不再参与。它们只在傍晚的堂前蹦跳,舍不得离开地上的稗草籽。

逐句剖析

"鸦鸦枝上鸣":乌鸦们在枝头叽叽喳喳地鸣叫,

"欲下飞复屡":本想飞落下来,却又几次扑棱着翅膀飞起来。

"忽投群辈先":忽然有一只乌鸦冲在鸟群前面,

"以我弃肉去":叼起我丢弃的肉块飞走了。

"群鸟起争攫":其他鸟儿立刻扑腾着争抢,

"既失反亲慕":肉块丢失后,它们又凑过来装出亲近羡慕的样子。

"饿鸱盘且下":饥饿的猫头鹰盘旋着向下俯冲,

# 且:原校:一本作。

"欲夺进复惧":想抢夺肉块却又畏惧退缩。

"群鹊何轩轩":喜鹊们得意洋洋地聚在一起,

# 群鹊:原校:一本作鹤来。

"聚噪如骂怒":吵吵嚷嚷像是在怒骂。

"鸠鸽恨不逮":斑鸠和鸽子遗憾自己没赶上争夺,

"回旋自号呼":只能绕着圈子独自哀号。

"庭雀审细微":庭院里的麻雀却看得分明,

"知非已能预":知道这顿肉不是自己能争到的,便不再参与。

"跳梁暮堂下":它们只在傍晚的堂前蹦跳,

"不舍稗粒顾":舍不得离开地上的稗草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众鸟》是宋代诗人王令写的一首五言古诗,内容主要写众鸟争着吃东西的场景,诗里提到了乌鸦、鹞鹰、喜鹊、斑鸠野鸽和庭院麻雀这些鸟的活动情况。乌鸦先占据优势便离去,其他鸟随即争抢;失去肉后又一窝蜂亲近。饿鸱想夺却犹豫,群鹊叫嚷发怒,鸠鸽因没抢到而哀鸣,唯有庭雀冷静观察,知道这不是自己该争的,只顾吃地上的稗粒。诗人通过不同鸟类的行为对比,暗讽了贪婪、盲目、虚荣的心态,也借庭雀的清醒,传递出理性克制的生活智慧。语言质朴,细节生动,以鸟喻人,含蓄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北宋诗人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其诗受韩愈、孟郊、卢仝、李贺的影响较深,雄奇豪放,造语精辟,意境渺远。诗作内容多涉及社会现实,或描写社会生活,或抒写政治抱负。写景抒情小诗,清新自然,别具一格。他的史论借古喻今,文笔恣肆。代表作品有《过唐论》《和洪与权逃民》《偶闻有感》等。著有《广陵先生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咏物诗,介绍了庭院中群鸟争夺弃肉的场景,诗人借众鸟的不同表现,暗讽贪婪、盲目、虚荣的心态,也以庭雀的清醒,传递出理性克制的处世智慧。

2. 分段赏析

“鸦鸦枝上鸣,欲下飞复屡”写乌鸦在枝头啼叫,欲飞下却又反复犹豫,动作细节刻画出它的谨慎与迟疑。“忽投群辈先,以我弃肉去”笔锋一转,乌鸦突然率先飞向群体,丢弃了眼前的肉,这一转折引出后续群鸟的反应。“群鸟起争攫,既失反亲慕”承接上文,乌鸦离开后,群鸟立刻争夺它丢弃的食物,失去后又转而亲近羡慕它,通过“争攫”与“亲慕”的矛盾行为,暗讽群鸟的盲目与短视。“饿鸱盘且下,欲夺进复惧”具体描写猫头鹰(饿鸱)盘旋而下,想争夺食物却又畏惧退缩,“盘”“下”“进”“惧”一系列动作,刻画出其贪婪又怯懦的姿态。“群鹊何轩轩,聚噪如骂怒”中,“轩轩”形容喜鹊昂首挺胸的样子,“聚噪如骂怒”则以拟声与神态描写,突出它们因未抢到食物而傲慢叫嚣的丑态。“鸠鸽恨不逮,回旋自号呼”写斑鸠鸽子因追赶不及而懊恼,“恨不逮”“自号呼”进一步强化其失落与无措。“庭雀审细微,知非已能预”与前群鸟形成对比,庭院里的麻雀仔细观察局势,明白这场争夺与自己无关。“跳梁暮堂下,不舍稗粒顾”则以麻雀在傍晚堂下跳跃、紧守着稗米的细节,凸显其务实知足的生活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张孝祥《水调歌头·泛湘江》

下一篇:宋·阮逸女《花心动·春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