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uāng
tóu
lián
·
·
chéng
fàn
zhì
néng
dài
zhì

朝代:宋作者:陆游浏览量:3
huá
bìn
xīng
xīng
jīng
zhuàng
zhì
chéng
shēn
xiāo
tiáo
bìng
xiàng
àn
xiāo
jìn
dāng
nián
háo
mèng
duàn
guó
shān
chuān
chóng
chóng
yān
shuǐ
shēn
wàn
jiù
shè
diāo
líng
qīng
mén
jùn
yóu
shuí
jìn
dào
jǐn
fán
huá
tàn
guān
xián
zhòu
yǒng
chái
jīng
tiān
shuì
qīng
chóu
zuì
niàn
rén
xīn
shì
zòng
yǒu
chǔ
duò
qiáng
zhī
shí
dōng
shì
kōng
chàng
wàng
kuài
měi
xiāng
qiū
fēng
yòu

译文

双鬓白发星星斑斑,报国壮志落空,止不住伤心惊叹,一生里漂泊不定,流离不安。我像一匹寂寞有病的千里马倚着槽栏,独向暗处、默默地把当年冲天的豪气消磨完。如今梦中也难见祖国的锦绣河山,它让重重的烟霭、层层的云水隔断。身离着关山万里远,旧日的集社早已人消星散,谁还记得当年在都城同良师益友们活跃的笑谈。人人都说成都繁华如锦璀璨,我却感叹官闲无事白天像永过不完,无聊得躺着昏昏欲睡,把柴门紧关。借酒浇愁,愁反而成醉。想起这些呵、我内心的苦闷向谁诉说得完。纵然有驰向故乡的南去船帆,可乘船归去的日期谁能预先估算。我只能白白地、惆怅地遥看,那鲈鱼鲜嫩、菰菜喷香的美味佳肴,在一阵一阵的秋风里隐隐出现。

逐句剖析

"华鬓星星":双鬓白发星星斑斑,

# 星星:形容头发花白。

"惊壮志成虚":报国壮志落空,止不住伤心惊叹,

"此身如寄":一生里漂泊不定,流离不安。

# 身如寄:指生活漂泊不定。

"萧条病骥":我像一匹寂寞有病的千里马倚着槽栏,

# 病骥:病马,词人自喻。,萧条:冷寂。

"向暗里、":独向暗处、

"消尽当年豪气":默默地把当年冲天的豪气消磨完。

"梦断故国山川":如今梦中也难见祖国的锦绣河山,

"隔重重烟水":它让重重的烟霭、层层的云水隔断。

"身万里":身离着关山万里远,

"旧社凋零":旧日的集社早已人消星散,

# 凋零:这里意为“星散”。,旧社:旧日的集社,这里似泛指旧友。

"青门俊游谁记":谁还记得当年在都城同良师益友们活跃的笑谈。

# 俊游:指昔日与朋友们美好的交游。,青门:汉长安城门,此指南宋都城临安。

"尽道锦里繁华":人人都说成都繁华如锦璀璨,

# 锦里:本指成都城南锦江一带,后人用作成都的别称,亦称锦城。

"叹官闲昼永":我却感叹官闲无事白天像永过不完,

"柴荆添睡":无聊得躺着昏昏欲睡,把柴门紧关。

"清愁自醉":借酒浇愁,愁反而成醉。

"念此际、":想起这些呵、

"付与何人心事":我内心的苦闷向谁诉说得完。

"纵有楚柁吴樯":纵然有驰向故乡的南去船帆,

# 楚柁吴樯:指回东南故乡的下行船只。柁、樯:代指船只。

"知何时东逝":可乘船归去的日期谁能预先估算。

# 东逝:向东航行。

"空怅望":我只能白白地、惆怅地遥看,

"鲙美菰香":那鲈鱼鲜嫩、菰菜喷香的美味佳肴,

# 鲙美菰香:用晋张翰见秋风起,思念家乡鲈鱼菰菜味美、弃官回乡之典,事见《晋书・张翰传》。鲙:通脍,把鱼肉切细。菰:菰米。

"秋风又起":在一阵一阵的秋风里隐隐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双头莲·呈范至能待制》是南宋陆游所作的一首词。该词抒发了作者“壮志成虚”的怨怅、悲愤,客居他乡的寂寞、苦闷,也委婉批评了范成大不敢担当北定中原重任。上片写作者华鬓已白,壮志成虚,如病骥般消磨豪气,梦断故国,身离万里,旧社凋零。下片写人人都说成都繁华,自己却官闲昼永,只能借酒浇愁,虽有归乡之念,却不知何时东逝,只能空怅望那秋风中的美味。写作手法上,运用了比喻、借景抒情等手法。该词低吟感慨,怨而不怨,哀而不伤,也有厌弃世俗、洁身自好的超爽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双头莲·呈范至能待制》由南宋陆游创作。当时南宋偏安一隅,北伐大业遥遥无期,陆游深感壮志成空。且他时任官职闲散无聊,在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秋天于成都范成大府中为官时,沉湎诗酒、狂放不羁,想向老朋友倾诉心里话,便写下此词。创作时陆游已离开南郑军幕,在成都制置使司任职,后又因病和被“讥劾”而休官,有年老志不酬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宋词,也是一首抒怀词。词的上片,陆游以“华鬓星星,惊壮志成虚,此身如寄”开篇,直言自己壮志未酬,漂泊无依,如病骥般暗自消磨豪气,梦中难见故国山川,远在万里之外,旧友星散,表达对往昔在都城与友人交游的怀念。下片写众人皆道锦里繁华,自己却因官闲无聊而苦闷,借酒消愁愁更愁,无人倾诉心事。虽想乘舟东归故乡,却归期未定,秋风起时,想起家乡美食,更增怅惘。整首词坦率抒发了“壮志成虚”的怨怅、悲愤,以及客居他乡的寂寞、苦闷,同时委婉批评了范成大不敢有所作为、挑起北定中原重任的行为。

2. 写作手法

比喻:“萧条病骥”,作者将自己比作“病骥”,以病弱的千里马自况,生动地展现出自己在现实中壮志难酬、处境落寞的状态,形象地表达出内心的无奈与悲叹。对比:“尽道锦里繁华,叹官闲昼永,柴荆添睡”,将众人眼中成都的繁华(“锦里繁华”)与自己在成都时官闲无聊、只能在柴门中昏睡度日(“官闲昼永,柴荆添睡”)的状态形成对比,突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3. 分段赏析

《双头莲・呈范至能待制》上片,作者开篇“华鬓星星,惊壮志成虚,此身如寄”,直抒胸臆,以华发早生感叹壮志未酬、身世飘零。“萧条病骥。向暗里、消尽当年豪气”,将自己比作病骥,形象地展现出豪气逐渐消磨的无奈。“梦断故国山川,隔重重烟水”,表达对故都的怀念以及重返前线遥遥无期的愤慨,同时为下句“身万里,旧社凋零,青门俊游谁记”做过渡,流露出对往昔临安旧友的思念。下片,“尽道锦里繁华,叹官闲昼永,柴荆添睡”,从回忆临安转到在蜀的处境,虽处繁华之地却官闲无聊,只能以睡度日,满是无奈叹息。“清愁自醉。念此际、付与何人心事”,进一步写出心事无人可付,只能借酒浇愁,反映出作者壮志未消却苦衷难言的复杂心态。“纵有楚柁吴樯,知何时东逝?空怅望,鲙美菰香,秋风又起”,想归乡却归期不定,羡慕张翰却又不能,空留怅望,体现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无奈与痛苦。该词情感真挚深沉,细腻地展现了作者复杂的心绪。

4. 作品点评

《双头莲・呈范至能待制》中,陆游直抒“壮志成虚”的怨愤与客居的苦闷,委婉批评范成大未担起北定中原之责。词风低吟感慨,怨而不怒,有超爽意境。上片以“病骥”自比,抒壮志消磨;“梦断故国”句借景表对故都思念与重返前线的急切。下片“清愁自醉”细腻展现苦衷难言。结尾用典,体现怀才不遇的无奈。看似消极,实则含愤,凸显陆游诗词的积极本色。清・冯金伯《词苑萃编》评末句,言其引发去国怀乡之感,令人欷歔。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放翁呈范至能待制《双头莲》末句云:“空怅望,鲙美菰香,秋风又起。”……去国怀乡之感,触绪纷来,读之令人于邑。

清冯金伯《词苑萃编》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欧阳修《浣溪沙·叶底青青杏子垂》

下一篇:宋·辛弃疾《清平乐·清词索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