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腹诗书":你满腹都是经纶诗书,
"余事到、穰苴兵法":而军事谋略这些事,对你来说不过是次要之事,你也精通如穰苴般的兵法。
# 穰苴:战国时期齐国将领。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余事:无须投入主要精力的事;正业或本职工作之外的事。
"新受了、乌公书币":刚刚接受了乌公的聘书和礼物,
"著鞭垂发":就意气风发地准备出发,鞭梢垂动,头发飞扬。
"黄纸红旗喧道路":朝廷的文书下达,军队出征时红旗招展,喧闹着走过道路,
# 红旗:古代用作军旗或用于仪仗的红色旗帜。,黄纸:写在黄麻纸上的诏书,也指赦免的文告。
"黑风青草空巢穴":必将使得那盘踞在黑风青草间的贼寇巢穴成为空巢。
# 青草:峒名。峒在青草山上。,黑风:峒名,峒在广西东部,1208年(嘉定元年)爆发了黑风峒瑶汉农民起义。
"向幼安、宣子顶头行":你若能向着像辛弃疾,王佐那样的前辈看齐前行,
# 宣子:指南宋大臣王佐(字宣子)。,幼安:指宋代爱国诗人辛弃疾(字幼安)。
"方奇特":那才是真正的奇特不凡。
"溪峒事":关于溪峒的事情,
"听侬说":且听我来说。
# 侬:我。
"龚遂外":除了像龚遂那样恩威并施的方法,
# 龚遂:汉时良吏,为渤海太守,用招抚方法平盗贼,大兴农事。
"无长策":没有更好的计策了。
"便献俘非勇":所以,单纯献俘并不能算真正的勇敢,
"纳降非怯":接纳投降也并非是怯懦。
"帐下健儿休尽锐":你帐下的健儿们不要一味地拼尽锐力,
"草间赤子俱求活":那些草野间的百姓们也都想要活下去啊。
"到崆峒、快寄凯歌来":等你到了那溪峒之地,一定要尽快寄来胜利的凯歌,
"宽离别":好让我们减轻这离别的愁绪。
南宋文学家
刘克庄(1187~1269),南宋文学家。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以荫入仕,淳祐初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文定。刘克庄兼擅诗、文、词各体,尤以诗歌影响最大,为江湖派的重要作家。其诗初学晚唐,后推崇陆游,喜用典故成语。诗风豪迈奔放、雄健疏宕。在南宋辛派词人中,刘克庄与刘过、刘辰翁并称“三刘”。词风豪迈,颇受辛弃疾影响。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后村诗话》,编有《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代表作品有《戊辰即事》《贺新郎·九日》《六州歌头·客赠牡丹》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宋词,也是一首送别词。词作先赞颂友人宋慈才学与军事才能及受召赴任的英姿,后嘱咐其以龚遂之策温和处理溪峒事务,勿过度征伐,要给百姓生路,体现了刘克庄的人道主义精神与对友人的殷切期望。
2. 分段赏析
上片:“满腹诗书,余事到、穰苴兵法”,开篇点出友人宋惠父学识渊博,不仅精通诗书,还深谙兵法,为其形象定下不凡基调。“新受了、乌公书币,著鞭垂发”,用乌公礼聘贤才的典故,表明友人新近受重用,即将扬鞭启程,意气风发之态跃然纸上,展现出友人踏上新征程时的蓬勃朝气。“黄纸红旗喧道路,黑风青草空巢穴”,描绘出军队出征时黄纸诏书、红旗招展,声势浩大,令盗匪巢穴空空如也的场景,从侧面烘托出此次军事行动的浩大声势与赫赫威力,让人仿佛能看到大军行进、所向披靡之景。“向幼安、宣子顶头行,方奇特”,以辛弃疾(幼安)、范宣子等前代贤能为参照,激励友人要超越前人,成就非凡功绩,既饱含对友人的期许,又体现出当时豪迈进取的时代风气。下片:“溪峒事,听侬说。龚遂外,无长策”,词人以过来人的口吻,向友人讲述溪峒地区的复杂情况,直言除了像龚遂那样恩威并施,别无良策,足见其对当地局势的洞察,也为友人提供了行事参考,有告诫之意。“便献俘非勇,纳降非怯”,打破常规认知,提出献俘并非就是勇敢,纳降并非就是怯懦的新颖观点,强调战争应以安民为要,展现出超越时代的人道主义精神。“帐下健儿休尽锐,草间赤子俱求活”,进一步劝诫帐下将士不要一味逞强用武,要顾及百姓生死,因为草丛中躲避战乱的都是无辜百姓,体现出词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珍视,使词作在豪迈中蕴含温情。“到崆峒、快寄凯歌来,宽离别”,结尾回归送别主题,叮嘱友人到崆峒后早日寄回凯歌,以宽慰离别思念之情,既饱含对友人此行的祝福,又有对胜利的期盼,收束得干脆利落又情真意切。
上一篇:宋·陈与义《初识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