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一百八盘萦":浮云缭绕着那一百零八道盘旋的山路,
# 一百八盘萦:一百八盘:山岭的名字,陆游的《入蜀记》有记载:“隔江南陵山极高大,有路如线,盘屈至绝顶,谓之一百八盘。”盘萦:盘绕。
"落日四十八渡明":落日的光辉照亮了那四十八处渡口。
# 四十八渡:渡口名。
"鬼门关外莫言远":在鬼门关这样偏远的地方,不要说路途遥远,
# 鬼门关:指的是石门关,在重庆奉节东,两山相夹如门户,
"四海一家皆弟兄":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同一家人,都是兄弟。
# 四海:犹言天下,全国各处。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竹枝词二首(其一)》是一首格律严谨的七言绝句,每句七字,共四句,有着较为固定的押韵规则,短小精悍的形式能以简洁语言传达深刻情感与意境。该诗以行旅为题材,围绕诗人旅途经历与见闻创作。前两句“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八渡明”,生动描绘出山路如浮云般百转千回,渡口在落日余晖中熠熠生辉的景象,既展现旅途艰难,又凸显景色壮美。后两句“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诗人虽身处偏远的“鬼门关”外,却表示不应因距离而觉遥远,大家都是一家人。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在艰苦旅行中乐观豁达的情怀,以及对人间情谊的珍视。
2. 写作手法
夸张:“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八渡明”,“一百八盘”和“四十八渡”运用夸张手法,极力渲染山路的曲折和渡口数量之多,突出旅途的艰辛,同时增强诗歌画面的壮阔感,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直抒胸臆:“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诗人直接抒发内心想法,在偏远之地不抱怨路途遥远,而是以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观念来宽慰自己、鼓舞他人,直白地展现出乐观豁达的心境。
3.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八渡明”,描绘出道路如浮云般曲折盘绕,途中渡口众多。寥寥数语,便将前往黔州山路的艰险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后“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诗人称即便身处被视为“鬼门关”的偏远之地,也不应觉得路途遥远,因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尽管黔州远离京城,环境险恶,可诗人却能泰然处之。此句彰显出诗人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
4. 作品点评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清朗,余韵悠长,让人回味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