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ū
huái
怀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2
cǎo
wēi
fēng
àn
wēi
qiáng
zhōu
xīng
chuí
píng
kuò
yuè
yǒng
jiāng
liú
míng
wén
zhāng
zhù
guān
yīng
lǎo
bìng
xiū
piāo
piāo
suǒ
tiān
shā
ōu

译文

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逐句剖析

"细草微风岸":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

# 岸:指江岸边。

"危樯独夜舟":那立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夜里孤零地停泊着。

# 独夜舟:是说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夜泊江边。,危樯:高竖的桅杆。危:高。樯:船上挂风帆的桅杆。

"星垂平野阔":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

# 星垂平野阔: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垂:一作随。

"月涌大江流":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 大江:指长江。,月涌:月亮倒映,随水流涌。

"名岂文章著":我难道是因为文章而著名吗?

# 文章著:因文章而著名。,名岂:这句连下句,是用“反言以见意”的手法写的。杜甫确实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却偏说不是,可见另有抱负,所以这句是自豪语。休官明明是因论事见弃,却说不是,是什么老而且病,所以这句是自解语了。

"官应老病休":年老病多也应该休官了。

# 官应老病休: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应:认为是。应:一作因。

"飘飘何所似":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

# 飘飘:飘:一作零。飞翔的样子,这里含月“飘零”、“飘泊”的意思,因为这里是借沙鸥以写人的飘泊。

"天地一沙鸥":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

# 地:一作外。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旅夜书怀》是唐代诗人杜甫在765年离开成都草堂后于旅途中所作的诗。此诗前四句写景,描绘了微风中细草、夜泊的危樯孤舟,以及星空低垂、平野广阔、月涌大江的壮阔之景;后四句抒情,表达了诗人因老病而休官的无奈,感叹声名并非因文章而著,同时以天地间一沙鸥自比,尽显漂泊无依之感。写作上,诗人以阔大之景衬托孤独之情,情景交融。“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对仗工整,境界雄浑。此诗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怀才不遇,将深沉的情感寄寓于雄浑的景色描写之中,语言凝练,情感真挚,风格沉郁,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特点,是其经典诗作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旅夜书怀》是杜甫所写。因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辞去节度参谋职务,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途中,杜甫经历了从成都经嘉州、榆州至忠州的漂泊旅程,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行旅诗。描绘了诗人旅途中所见的细草微风、危樯孤舟、星垂平野、月涌江流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因老病休官而漂泊无依的孤独之感,以及内心怀才不遇的愤懑。

2. 写作手法

寓情于景:开篇一二句,借微风吹拂江岸细草、孤舟月夜独泊之景,将诗人自身渺小、寂寞的境况与情怀融入其中。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三四句描绘辽阔平野、浩荡大江、灿烂星月之雄浑阔大之景,以此反衬诗人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沛无依的凄怆心情。借景抒情:末两句以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之景,自比沙鸥转徙江湖,抒发内心悲怀,情真意切。对偶:“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星垂”对“月涌”,“平野阔”对“大江流”,对仗工整,描绘出宏大的夜景。

3. 分段赏析

《旅夜书怀》首联“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以细腻笔触描绘江岸细草在微风中摇曳、孤舟于夜中独泊之景,寓情于景,尽显诗人孤独渺小。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运用对偶,“星垂”与“月涌”相对,“平野阔”对“大江流”,勾勒出雄浑壮阔之景,却以宏大反衬诗人的孤苦伶仃。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巧用反语,含蓄道出诗人政治抱负难展、遭排挤休官的不平。尾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借景抒情,将自己比作天地间飘零的沙鸥,生动展现出诗人漂泊无依的悲怀。

4. 作品点评

《旅夜书怀》作为杜甫诗歌之作。从写作特色来看,诗人凭借精湛的艺术手法,将写景与抒情紧密交织。诗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堪称千古绝唱,短短十字,便勾勒出雄浑壮阔的天地景象,对仗工整且意境恢宏,为全诗奠定了深沉的情感基调。在语言风格上,杜甫以凝练质朴的笔触,生动地展现出自身漂泊无依的凄凉境遇,沉郁顿挫的风格尽显其对人生苦难的深刻体悟与无奈感慨。从历史地位而言,此诗高度体现了杜甫诗歌关注现实、抒发真情实感的特点,是研究其创作风格及唐代社会风貌的重要作品。它以细腻入微的情感、大气磅礴的写景和深刻的人生感悟,千百年来引发无数读者对诗人命运的深切同情与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商隐《无题二首(其一)》

下一篇:唐·白居易《卖炭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