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犬吠雪非差事":粤地的狗对着雪狂叫并非什么稀奇的事,
# 粤犬吠雪:南方的狗看到雪就吠叫不止。比喻少见多怪。
"粤人语冰夏虫似":粤地的人谈论冰就如同夏生秋死的虫子难以理解冰。
"北人冰雪作生涯":北方人靠着冰雪来维持生计,
"冰雪一窖活一家":一窖的冰雪能够养活一家人。
"帝城六月日卓午":京城六月正午时分,
"市人如炊汗如雨":集市上的人就像在蒸笼里一样,汗水如同下雨般流淌。
"卖冰一声隔水来":卖冰的吆喝声隔着水面传来,
"行人未吃心眼开":行人还没吃到冰,心里和眼里就已经充满了期待和欢喜。
"甘霜甜雪如压蔗":那冰如同甘甜的霜雪,又像压榨甘蔗后得到的甜汁一样,
"年年窨子南山下":年年都在南山下的地窖里贮藏着。
"去年藏冰减工夫":去年贮藏冰块的时候减少了一些功夫,
"山鬼失守嬉西湖":好像是山鬼玩忽职守,跑到西湖去嬉戏玩耍。
"北风一夜动地恶":北风在一夜之间凶猛无比,震动大地,
"尽吹北冰作南雹":把北方贮藏的冰都吹成了南方的冰雹。
"飞来岭外荔枝梢":这时从岭外送来了荔枝树的枝头(果实),
"绛衣朱裳红锦包":红红的外皮,就像穿着红色的衣裳,被红色的锦缎包裹着,
"三危露珠冻寒泚":三危山上的露珠被冻得寒冷刺骨,
"火伞烧林不成水":但在这南方炽热的太阳像火伞一样烧烤着树林,冰也无法化成足够的水来消暑。
"北人藏冰天夺之":北方人贮藏的冰被上天夺走了(遭遇变故),
"却与南人销暑气":却反而给南方人用来消解暑气。
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自号诚斋,学者称诚斋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进士,官至秘书监。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后转以王安石及晚唐诗为宗,终则脱却江西、晚唐窠臼,以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而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中兴四大家”,亦作“南宋四大家”;与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文天祥合称庐陵“五忠一节”。杨万里一生诗作数量极富,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及山水风光,富有哲理和趣味。其词风活泼清新,与诗风相似,辞赋则读来文气贯注,流利自然。著有《江湖集》《浯溪赋》《诚斋易传》等。
1. 分段赏析
前四句:开篇“粤犬吠雪非差事,粤人语冰夏虫似”,诗人巧用“粤犬吠雪”的典故,说明岭南少见雪,狗见雪会狂吠,而岭南人谈论冰,如同夏虫语冰般少见多怪,形象地展现出岭南地区与北方在气候、生活认知上的巨大差异。接着“北人冰雪作生涯,冰雪一窖活一家”,描绘出北方人靠藏冰营生,一窖冰能维持一家人生活,通过南北方生活场景的鲜明对比,为后文对荔枝与冰的叙述做铺垫,也让读者感受到地域环境对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中间八句:“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生动地描绘出六月帝都正午时分,酷热难耐,人们挥汗如雨,此时卖冰声传来,行人听闻,即便未吃到冰,心里也为之一爽,侧面烘托出冰在炎热夏日的珍贵与诱人。“甘霜甜雪如压蔗,年年窨子南山下。去年藏冰减工夫,山鬼失守嬉西湖”,前两句描述冰的甘美,如同压榨甘蔗般清甜,每年人们都在南山下精心窖藏冰块;后两句笔锋一转,讲述去年因藏冰功夫减少,冰块质量受影响,仿佛是山鬼失职,跑去西湖嬉闹,使藏冰之事出了差错,这里用诙谐的笔调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也反映出藏冰过程的不易以及冰的供应情况会有变化。最后六句:“北风一夜动地恶,尽吹北冰作南雹。飞来岭外荔枝梢,绛衣朱裳红锦包”,先是描写恶劣北风将北方的冰吹成南方的雹,形势突变。随后引出岭外荔枝,如身着绛衣朱裳、包裹在红锦中的美人般登场,将荔枝的鲜艳外观与冰的变化对比,一热一冷,一红一白,画面感强烈。“三危露珠冻寒泚,火伞烧林不成水。北人藏冰天夺之,却与南人销暑气”,三危山的露珠寒冷结冰,可南方烈日炎炎,即便有冰也很快融化,北人辛苦藏冰被老天破坏,却为南方人消暑,再次强化了南北气候差异以及冰与荔枝在不同地域所扮演角色的奇妙对比,表达出对这种自然与生活现象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