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纷纷过眼新":世上的事情纷繁杂乱,在眼前一一呈现出新的模样,
"九衢依旧涨红尘":四通八达的街道依旧车马喧嚣,扬起滚滚红尘。
"桃花梦破刘郎老":像桃花般美好的梦想已经破灭,如同老去的刘郎一样,我也年华不再,
"燕麦摇风别是春":燕麦在风中摇曳,别有一番春天的景象。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写作手法
反衬:以乐景衬哀情,以"燕麦摇风"的生机景象反衬"桃花梦破"的幻灭感,用自然时序的更迭暗喻人事变迁的无奈。用典:借"刘郎"典故(刘禹锡《再游玄都观》),含蓄表达岁月流逝、壮志难酬的怅惘,增强历史纵深感。对比:"世事纷纷过眼新"与"九衢依旧涨红尘"形成时空对照,凸显变迁中的永恒与永恒中的变迁。对偶:"桃花梦破"与"燕麦摇风"在词性、结构上工整对应,通过意象对仗强化画面张力。
2. 分段赏析
首句“世事纷纷过眼新”,诗人感慨世间之事纷纷扰扰,不断变化,如过眼云烟般新鲜却又难以捉摸,流露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第二句“九衢依旧涨红尘”,描绘出繁华的街道依旧车水马龙、尘土飞扬,与首句的“新”形成对比,以不变的红尘景象衬托出世事变迁,蕴含着一种对永恒与无常的思考;第三句“桃花梦破刘郎老”,运用“刘郎”的典故,借桃花象征曾经的美好理想和希望,如今“梦破”,暗示理想破灭,而“刘郎老”则表明自己已年华老去,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悲哀;尾句“燕麦摇风别是春”,以燕麦在风中摇曳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别样的春光,与前三句的感慨形成反差,看似在描绘生机,实则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落寞和对现实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