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屦寻春苦未迟":拄着拐杖、穿着草鞋去寻访春天的踪迹,虽然辛苦,但并未错过春天的美好时光。
# 杖屦:指老人出游。
"洛城樱笋正当时":洛阳城中的樱花盛开,竹笋初生,正是春意盎然的好时节。
# 樱笋:樱花春笋。
"三千界外归初到":仿佛从三千大千世界之外归来,刚刚到达这片春色之中。
# 三千界:即三千大千世界。
"五百年前事总知":对五百年前的往事仿佛了然于心,透露出一种历史的通透感。
# 五百年前:此指朝代的兴废更迭,历史的变迁。
"吹玉笛":吹奏着玉笛,
"渡清伊":泛舟渡过清澈的伊水。
# 清伊:指洛阳龙门山下的伊河。
"相逢休问姓名谁":与故人相逢,不必询问彼此的姓名。
"小车处士深衣叟":乘坐小车的隐士,穿着深色衣袍的老者。
# 深衣:古代诸侯、大夫、士家居常穿之服,亦为庶人常见礼服,上衣下裳相连缀。
"曾是天津共赋诗":曾经在洛阳天津桥畔一起赋诗唱和。
# 天津:洛阳天津桥。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分段赏析
上阕赏析:“杖屦寻春苦未迟”开篇点题,写词人拄杖穿鞋,寻访春光,虽年岁已高,但寻春之心未减。“苦未迟”三字,既表达了对春光的珍惜,也暗含了人生虽晚却仍要积极追寻的豁达情怀。“洛城樱笋正当时”写洛阳城中樱笋正盛,点明寻春的具体场景。“樱笋”是春天的象征,既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也隐喻人生的美好时光。“三千界外归初到,五百年前事总知”这两句运用夸张手法,“三千大千世界”象征宇宙的浩瀚与时空的无垠,暗喻词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五百年”则暗指对历史的深刻洞察。词人仿若拥有通古达今之力,对数百载历史沧桑、人事更迭皆能洞悉于心。下阕赏析:“吹玉笛,渡清伊”写词人吹奏玉笛,渡过清澈的伊水,描绘了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玉笛”与“清伊”相映成趣,既展现了词人的高雅情趣,也隐喻其超脱世俗的心境。“相逢休问姓名谁”写词人与路人相逢,却不必问姓名,表达了隐逸生活中的洒脱与淡泊。这种不问世事的姿态,进一步突出了词人超然物外的情怀。“小车处士深衣叟,曾是天津共赋诗”这两句化用北宋邵雍(常乘小车)与司马光(晚年着深衣)在洛阳天津桥赋诗的典故,借古喻今。词人以“小车处士”和“深衣叟”自比,既表达了对先贤风骨的追慕,也暗含自身隐居不仕、寄情诗酒的心境。
上一篇:宋·曾觌《水龙吟·楚天千里无云》
下一篇:宋·辛弃疾《念奴娇·西湖和人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