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将说封侯":在诸将都谈论封侯之事的时候,
# 说封侯:谈论功名。
"短笛长歌独倚楼":我独倚高楼,和着竹笛,放声长歌。
"万事尽随风雨去":世事在风吹雨打中悄然而逝,
"休休":算了吧,
# 休休:算了吧,算了吧。
"戏马台南金络头":刘裕在重阳登临戏马台,与群臣宴会的盛景已一去不复返了。
# 金络头:精美的马笼头,代指功名。,戏马台:一名掠马台,项羽所筑,今江苏徐州市南。
"催酒莫迟留":快快畅饮不要留下,
# 迟留:迟疑不决。,催酒:即催促饮酒的意思,也称侑酒,宴席上演奏音乐,催人尽饮。
"酒味今秋似去秋":酒味醇香依旧。
"花向老人头上笑":花在老人的头上笑,
"羞羞":害羞的笑,
"白发簪花不解愁":白发簪花不消解忧愁。
# 簪花:簪花是汉族妇女头饰的一种,用作首饰戴在妇人头上。
"重阳日":重阳节这一天,
"宜州城楼宴集":宜州城楼设宴聚会,
# 宜州:今广西宜州。
"即席作":我即在席间作了这首诗。
北宋诗人、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创者
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以校书郎为《神宗实录》检讨官,迁著作佐郎。后以修实录不实的罪名,遭到贬谪。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并称“苏黄”,与苏轼、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其诗多写个人日常生活,部分作品反映社会现实和民间疾苦。在艺术形式方面,讲究修辞造句,追求奇拗瘦硬的风格。论诗标榜杜甫,尤重其夔州诗,提倡“无一字无来处”和“点铁成金”。在宋代影响颇大,开创了江西诗派,被元代方回尊为江西诗派“三宗”之首。其词与秦观并称,有“秦七黄九”之誉,以清新洒脱见长,时有豪迈气象。代表作品有《登快阁》《秋思寄子由》《流民叹》等,词集有《山谷词》。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感怀身世,借景抒情的词。介绍了词人在宜州城楼重阳节宴集的所见所闻,描绘了诸将谈封侯与自己独倚楼的场景,展现了词人对过往经历的感慨、对功名的鄙弃,以及在贬谪困境中苦中作乐、矛盾复杂的心境。
2. 写作手法
对比:开篇将诸将热衷封侯与自己独倚楼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词人耿介孤高形象。用典:“戏马台南金络头”这一句运用了“用典”的写作手法,“戏马台”是徐州项羽阅兵之地,南朝宋武帝刘裕曾在此大宴群僚,是历史上有名的典故发生地。这里运用此典故,暗示昔日的辉煌已随历史消逝,如今自己身处不同情境,引发对历史兴衰、人生际遇的联想与感慨,丰富了词的文化内涵与情感深度。直抒胸臆:上篇最后一句中的“休休”二字便是典型的直抒胸臆。“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词人在前句以“万事尽随风雨去”描绘万事如风雨般消逝的感慨后,紧接着用“休休”,直白地表达出一种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与超脱,仿佛是一声长叹,将内心复杂情绪直接宣泄而出,既有对过往消逝的惋惜,又有对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以及试图放下一切的自我宽慰。
3. 分段赏析
上片的情感基调偏向低沉。开篇两句,词人勾勒出两组截然不同的画面:一边是诸将高谈阔论,兴致勃勃地谋划着如何在战场上建功封侯;另一边则是自己形单影只,静静地倚靠着楼阁,伴随着悠扬笛声,独自放歌。这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彰显出词人的特立独行。在封建时代,封侯拜相无疑是众人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然而,在词人眼中,这一切不过是如梦泡影。于是,他选择置身事外,冷眼旁观,沉浸于音乐的世界里,寻求内心的宁静。这种对比,将词人耿介孤高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词中巧妙借助笛声与歌声,引领读者踏入一个悠远绵长的意境之中。词人那超脱尘世的情感,在这无声无息间悄然流淌,蕴含着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韵味,宛如隐匿于文字之外的美妙旨意,耐人寻味。“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世间的一切功过得失、兴衰荣辱,都如同被时光的洪流所吞噬,在风雨的洗礼下消逝无踪。“休休”,这短短两个字,恰似一声沉重的叹息,道尽了词人内心的无奈与释怀,仿佛在说,一切都已过去,还有什么值得言说的呢?这里巧用“戏马台”的典故,既紧密贴合重阳宴集的主题,又借古喻今。“戏马台”曾是宋武帝刘裕重阳欢宴之处,如今已成为历史的遗迹,往昔的辉煌早已烟消云散。而“金络头”既关联着戏马台的骏马,又呼应开篇那些谈论封侯的“诸将”,暗指他们所追求的功名如同过眼云烟。词人深受佛老思想的熏陶,其人生观难免带有消极虚无的色彩。加之政治上屡遭挫折,这种情绪便时常在作品中流露出来。不过,此处这种情感的表达更为含蓄委婉,需要读者细细品味。下片的风格陡然一转,呈现出开朗达观的气象。词人举起酒杯,热情地劝酒:“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亦有版本作“酒似今秋胜去秋”)。他似乎在告诉众人,过去的已然过去,无需再纠结,应当尽情享受当下,切莫辜负这美好的秋景与香醇的美酒。古人在吟咏重阳节时,常常会由美酒联想到黄花,词人沿袭了这一传统手法,却又别出心裁地翻出新意。诗人巧妙运用拟人之法,借花来调侃自己。只见词人兴致盎然,将花插于头上,然而那花儿仿佛有了灵性,竟似在嘲笑他这般年纪还簪花自乐。这一妙笔,将词人热爱生活、不服老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尽管他身处逆境,且年事渐高,但并未因此而意志消沉。相反,他觉得今年的秋光与美酒,与去年相比并无不同,依旧那般美好。这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充分体现了词人开朗豁达的胸襟,令人不禁为之赞叹。
4. 作品点评
《南乡子·诸将说封侯》词语质朴却感情深沉,风格峻峭。上片低沉感慨,下片开朗达观,形成情感上的起伏。其“以诗为词”,直抒胸臆,豪放中带有峭健,体现出“以俗为雅”的特点,展现出词人在困境中复杂且独特的心境,具有较高艺术价值。
# 此与东坡云:“人老替花不自羞,花应笑上老人头”,康节云:“花见白头人莫笑,白头人见好花多”,自叹自乐,善于处老。
明沈际飞《草堂诗余四集》
上一篇:宋·王安石《别葛使君》
下一篇:宋·陈师道《舟中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