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窝中三月期":在安乐窝中度过三月春光,
"老来才会惜芳菲":年老时才懂得珍惜花草芬芳。
# 惜芳菲:爱惜芳华。芳菲,一般指春日之花草。
"自知一赏有分付":明知美景需全心欣赏,
# 分付:别付给。此处指分给自己的一份。,一赏:欣赏、鉴赏一番。
"谁让黄金无孑遗":怎忍心让万金般美好荡然无存。
# 孑遗:残存,剩余。
"美酒饮教微醉后":美酒要饮到微醺方休,
"好花看到半开时":鲜花要在半开时静赏。
"这般意思难名状":这般意境难以言传,
# 难名状:难以描写述说。,这般意思:这种感受。
"只恐人间都未知":只怕世人永远难懂其中真味。
# 都未知:全然不懂。,人间:尘俗世界。
理学家,“北宋五子”之一
邵雍(1011~1077),北宋理学家。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卒后赐谥康节。先祖为范阳(治今河北涿州)人,幼随父迁共城(今河南辉县)。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后人称“百源先生”。屡授官不赴。邵雍是理学象数派创立者,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为“北宋五子”。其诗多为随口成章的闲适之作,诗风平易明畅,语言浅近通俗而往往寓以理趣机锋,亦有被讥为有韵之语录者,是宋代理学诗的代表,又被称为“击壤体”。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1. 分段赏析
首联:“安乐窝中三月期,老来才会惜芳菲。”诗人描绘了在安乐窝中度过三月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年老时才懂得珍惜美好事物的感慨。这种对时光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颔联:“自知一赏有分付,谁让黄金无孑遗。”诗人认为,享受生活是命中注定的,不必过于追求财富。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财富的淡泊态度,强调了知足常乐的生活哲学。颈联:“美酒饮教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诗人描绘了饮酒至微醉、赏花至半开的惬意生活。这种对生活细节的享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尾联:“这般意思难名状,只恐人间都未知。”诗人感叹这种生活的意境难以用言语表达,担心世人无法理解。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境界的独到理解和对世俗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