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川池阁记曾游":还记得曾经游玩过绣川的池苑楼阁,
"落日栏边特地愁":如今在落日余晖中站在栏杆旁,心中涌起特别的哀愁。
# 特地:犹言专为此也。
"白首即今行万里":如今头发已经斑白,我还要远行万里,
"淡烟依旧送孤舟":那淡淡的烟雾依旧像过去一样,目送着我这一叶孤独的行舟。
"归心久负鲈鱼鱠":我早就怀着归乡之心,却一直辜负了家乡那美味的鲈鱼脍,
# 鲈鱼鱠:鲈鱼脍,美味之一。鱠:一作鲙。
"春色初回杜若洲":春天的气息刚刚回到那生长着杜若草的沙洲。
# 杜若洲:犹言丛生杜若之洲也。杜若:草类。
"会买一蓑来钓雨":我终究会买上一件蓑衣,来在雨中垂钓,
"凭谁先为谢沙鸥":可又能请谁先替我向那沙鸥们致谢呢?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借“落日”“淡烟”“孤舟”“杜若洲”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惆怅的氛围,将自己的孤独、思乡以及对人生的感慨等情感融入其中,使景中含情,情因景显。用典:“归心久负鲈鱼脍”一句运用了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故,据《世说新语・识鉴》记载,张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因思念家乡的莼菜羹、鲈鱼脍,遂辞官归乡。陆游在此借这个典故,表达自己长久以来的思乡之情。对比:诗中将曾经游览绣川池阁时的情景与如今白首万里行的现状进行对比,昔日的闲适与如今的漂泊形成鲜明反差,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时光流逝、人生变化的感慨。
2. 分段赏析
首联“绣川池阁记曾游,落日栏边特地愁”以时空对照开篇,“记曾游”的轻快回忆与“落日愁”的现实心境形成张力,奠定全诗的怀旧基调。颔联“白首即今行万里,淡烟依旧送孤舟”通过“白首”与“万里”的时空跨度,结合“淡烟送舟”的空濛意象,将个体生命置于永恒时空下审视,强化羁旅孤独。颈联“归心久负鲈鱼脍,春色初回杜若洲”化用典故与自然节气呼应,“鲈鱼脍”的思乡之情与“杜若洲”的生机复苏形成情感对冲。尾联“会买一蓑来钓雨,凭谁先为谢沙鸥”以虚拟场景收束,“钓雨”的隐逸向往与“谢沙鸥”的拟人化表达,既延续了“孤舟”的漂泊意象,又赋予全诗超越现实的哲理思考。四联通过虚实相生的画面转换,将个人遭际与时代沧桑熔铸于沉郁顿挫的笔调之中。
上一篇:宋·姜夔《一萼红·古城阴》
下一篇:宋·陆游《燕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