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苍然":面色灰白苍老,
# 苍然:饱经风霜的老态。
"鬓皤然":两鬓斑白,
# 皤然:鬓发斑白稀疏的样子。
"满腹诗书不直钱":满腹才华却又毫无用处。
"官闲常昼眠":不再做官后整日悠闲无事,白天也只能睡觉。
# 官闲:闲居,不再做官。
"画凌烟":也想名垂青史,让画像挂在凌烟阁,
# 凌烟:是指凌烟阁。后人常常以上凌烟阁作为功名的象征。
"上甘泉":被朝廷召见重用,
# 上甘泉:指得到皇帝征召侍从。甘泉,即甘泉宫,汉武帝常在此避暑,接见诸侯王,郡国上计吏及外国宾客。
"自古功名属少年":自古以来功名成就都在少年。
"知心惟杜鹃":此刻知道我心意的只有那林中的杜鹃。
# 杜鹃:杜鹃鸟,叫声凄苦,似“不如归去”。,惟:只有。
爱国诗人,南宋“中兴四大家之一”
陆游(1125~1210),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投身军旅后,主张坚决抗金;晚年退居家乡,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陆游与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家”。陆游诗诸体兼备,古体、近体、五言、七言均擅长。其诗歌突出特点是充满爱国忧民的激情,陆游还有大量描写山水风光、赠酬友人、抒写个人情怀之作,清新灵动,富于生活情趣。诗歌今存九千余首,为历代诗人之冠。陆游也擅长词,兼具清旷超迈、沉郁苍凉、纤丽之风,亦有寓意高远之作。代表作品有《关山月》《书愤》《示儿》《钗头凤》等。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长相思·面苍然》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词,也是一首感怀词。通过描写自身晚年的境遇,抒发了诗人对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感慨。上片诗人自述近况,描绘了自己面容憔悴、鬓发斑白的衰老形象,感叹满腹学问却无用武之地,只能在闲官中度过无所事事的日子,常常白天睡觉。下片诗人抒发感慨,意识到功名伟业往往属于年轻人,而自己年老力衰,壮志未酬的悲哀只能寄托于杜鹃的啼叫。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遭遇,也折射出南宋时期士人的普遍困境。
2. 写作手法
对比:通过“面苍然,鬓皤然。”与“自古功名属少年。”形成对比,突出自己年老体衰却壮志未酬的悲愤心境。一方面描绘出年老的外在形象,另一方面与少年的建功立业形成强烈反差,强化了词人内心的无奈与愤懑。用典:“画凌烟。”“上甘泉。”运用典故。凌烟阁是唐代为功臣画像的殿堂,甘泉是汉代的宫殿,这里代指功名显赫。通过用典,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却未能实现的遗憾,使情感表达更具文化底蕴和深度。拟人:“知心惟杜鹃。”一句,将杜鹃拟人化。杜鹃啼血的意象常与悲愤、哀怨相关,词人以杜鹃为知音,暗示自己内心的悲愤无人理解,只有杜鹃能够体味,进一步烘托了词人壮志未酬的孤独与悲愤。白描:“面苍然,鬓皤然。满腹诗书不直钱。”运用白描手法,直接描绘出词人年老的形象和内心的无奈。语言简洁明了,却生动地勾勒出词人晚年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使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词人的落寞与愤懑。
3. 分段赏析
上片:“面苍然,鬓皤然,满腹诗书不直钱。官闲常昼眠。”“面苍然,鬓皤然”诗人以“面苍然”(面容憔悴)和“鬓皤然”(鬓发斑白)描绘了自己衰老的形象,简洁而生动地勾勒出岁月的痕迹,为全词奠定了苍凉的基调。“满腹诗书不直钱”诗人感叹自己满腹经纶却无人赏识,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愤懑。这里的“不直钱”不仅指物质上的无用,更暗示了诗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官闲常昼眠”诗人以“官闲”自嘲,说明自己虽有官职却无事可做,只能在白天昏睡度日。这一句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无奈与落寞。下片:“画凌烟,上甘泉,自古功名属少年。知心惟杜鹃。”“画凌烟,上甘泉”诗人以“画凌烟”和“上甘泉”表达对功名的渴望。凌烟阁是唐代为表彰功臣而建的阁楼,象征着至高无上的荣誉,而“甘泉”则暗示为国家效力的抱负。“自古功名属少年”诗人意识到功名伟业往往属于年轻人,而自己年老力衰,已无法再有所作为。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壮志未酬的悲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知心惟杜鹃”诗人以杜鹃的啼叫象征内心的悲哀。杜鹃的啼声“不如归去”常被用来表达思乡之情或悲愤之意。诗人在这里暗示,只有杜鹃能够理解他的内心,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无奈的情感。
4. 作品点评
《长相思·面苍然》这首词从自身外貌的苍老入手,抒发了“满腹诗书却换不来金钱”和“闲居无事”的感慨。下阕则写到建功立业的豪迈,似乎只属于青春年少之人。而自己已年过花甲,壮志未酬的悲愤,似乎只有杜鹃鸟能够理解。
下一篇:宋·法常《渔父词》